06/28/2024, 13.40
斯里兰卡
發送給朋友

马纳尔:神父为归还土地积极争取

作者 Melani Manel Perera

一群活动人士和记者会见了罗克纳丹神父,后者为天主教徒重返穆利库拉姆村而奋斗。1990年,海军占领该地区,迫使居民强行搬迁,争议由此爆发。战争结束15年后,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马纳尔(亚洲新闻) - “多年来,我们已经厌倦了一遍又一遍地谈论这个问题,参加会议,会见并跟踪一些人,恳求他们归还我们的土地。请为我们的人民做点事。代表我们的人民请求联合国的帮助。很多土地已经归还,但我们的土地还在他们手里。”斯里兰卡神父巴斯蒂安•罗克纳丹(Bastian Rocknadan)向《亚洲新闻》表示,他非常关心教区居民及其命运,多年来一直处于不确定和不稳定之中。

罗克纳丹神父是马纳尔教区穆利库拉姆圣母教堂的神父;近日,神父会见了由法律与社会信托基金(Lst)领导的一群来自南方的活动人士和记者,讨论了与北部省份流离失所者土地有关的陈年旧事。长期以来,代表团对北部流离失所者的土地问题表示了兴趣和关切,并因此探访了穆利库拉姆的流离失所者社区。

事实上,泰米尔天主教徒认为该村庄是天主教和泰米尔社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土地肥沃的地区,后者俯瞰大海,种植着大面积的水稻,毗邻普塔拉马国家公园和该地区的维尔帕图马纳尔。该地区有217户家庭,靠土地、泥浆和近海捕鱼过着富裕的生活。

泰米尔家庭的争端始于1990年,当时他们的土地被海军征用。村长玛丽亚达桑·雷维尔(Mariadasan Revel)说到,“由于内战,我们第一次被迫离开村庄。”2002年,随着挪威斡旋签署和平协议,当地居民开始返回家乡。然而,2007年,战斗重新燃起,人们失去一切生存资源,只能流离失所到丛林中,并不断面临大象和蛇的威胁。

2012年,居民再次试图夺回村庄,但内部再次失败。然而,2012年6月中旬,这些家庭得到了已故的拉亚普·约瑟夫(Rayappu Joseph)主教及其他人的帮助。当年6月底,约100个家庭不顾任何风险抵达Marichchikattu丛林,开始为家园而战。2012年,甚至卡。科伦坡总主教兰吉特(Malcolm Ranjith)与时任国防部长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Gotabhaya Rajapaksa)达成协议,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尽管如此,当局的回应却非常明确:“你们不能回家。”戈塔巴亚后来在村里推动了海军基地的建设,同时为丛林地区的居民建造了26栋房屋作为补偿。

巴斯蒂安神父强调:“战争已经结束了15年,但我们不被允许享受这种自由。我们没有这个自由。我这么说是因为你们特别从南方远道来此。”神父继续说道:“我们很高兴你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多年来我们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但我们还没有得到我们需要的解决方案。”罗克纳丹神父请求科伦坡记者和活动人士提高声音。神父请求说:“把穆利库拉姆村还给我们”,他说他相信“政府将归还过去被不当征用的土地”。

巴斯蒂安神父继续指出,这个村庄的居民现在分散在四个方向。大约40个家庭居住在印度,另外140个家庭居住在Kayakkuli,另外50个家庭居住在马纳尔。所有这些人的希望和要求夺回他们的村庄并重新开始生活。来自穆利库拉姆村的一对老夫妇补充道,“简而言之,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把我们的村庄还给我们。他们只要求能够在我们出生的村庄结束自己的生命。”

斯里兰卡内战已经过去15年了,2024年5月是内战周年纪念日。多年来,北部和东部人民以及政治家的主要诉求一直是解放斯里兰卡。战争期间出于安全原因被军队接管的民宅和土地将归还给原来的居民。对这一合法要求的评估极其缓慢,地方和国际干预以及寻求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的压力都无济于事。最近几天,一个转折点似乎正在接近,这个问题突然——尽管总是缓慢而迟到——被唤醒,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因此,即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为海军基地的穆利库拉姆村,也要求归还给它的主人。据军方负责媒体关系的消息人士透露,截至2009年,北部省有73016.50英亩的土地和东部省有12236.69英亩的土地被用于建立军营。目前,北方军队占有的土地63187.91亩已被解放,另有9828.67亩仍由军队控制等待解放。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上千名天主教徒聚集在胡志明市昼夜祈祷
29/08/2008
棉兰老岛:农村传教士被指控涉嫌资助共产恐怖主义
16/08/2022 14:49
冲绳:50年后仍存在针对美军基地的抗议
16/05/2022 13:16
谢赫贾拉再次剑拔弩张,马尔库佐主教:不可能开战
16/02/2022 15:42
塔利班驱逐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
14/12/2021 12:16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