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2006, 00.00
印度
發送給朋友

迪亚斯枢机指出“教会享有向全世界阐述宗教自由的道义权威”

在今天发表的长篇述评中,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新任部长迪亚斯枢机阐述了伯多禄继承人的宗教和道义权威。而印度政府,却将教宗的这一权威错误地理解为“捕鱼的渔夫、而不是渔人的渔夫”

孟买(亚洲新闻)—基督的代理人、普世教会的领袖——教宗,“享有就全世界宗教自由状况作出评论的绝对权利”。而这一权利“是受到全世界数以百万计倾听教宗阐述伦理、道德和教义观点的人们所承认的”。

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新任部长,印度孟买总主教区总主教迪亚斯枢机,再次就印度政府抨击教宗在五月十八日接见印度驻圣座大使时发表的讲话撰文,阐述了伯多禄继承人的宗教和道义权威。五月十八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接受印度新任驻圣座大使递交国书时强调,“对印度个别联邦内出现的宗教不宽容现象感到忧虑”。

教宗讲话发表后,印度国内最大的民族主义势力政党人民党主席作出书面回应,指教宗的评论是“毫无道理的”;强调“改变宗教信仰才导致了国内的宗教问题,而不是禁止改变宗教信仰的法律制造了问题”。

五月二十日星期六,人民党领导的中央邦内的印度教极端势力团体烧毁了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画像;声称抗议教宗“干预印度内政”。接着,印度政坛再度掀起了对这一问题的激烈争论,并不断抱怨“教宗的介入”。

为此,印度孟买总主教区新闻办公室主任托尼·恰兰嘉特神父向亚洲新闻通讯社表示,“印度对教宗的政治和道义作用存在混淆。政府没有理解,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讲话并不是作为梵蒂冈国的元首,而是作为圣座的领导人发表的。这两种权利,是截然不同的”。

为了充分作出解释,迪亚斯枢机专门撰写了这一长篇述评,帮助非天主教徒充分理解基督在世间代理的双重职能,以及教宗的这一道义权利的出处。

在此,亚洲新闻通讯社摘要翻译发表迪亚斯枢机的述评。

教宗本笃十六世针对印度宗教自由状况所发表的讲话在印度激起的反应中,出现了一些批评和抗议的声音。他们认为,教宗的讲话是不合时宜的、是在干预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认为教宗是以梵蒂冈国元首的身份,发表上述讲话的。除五月二十七日发表的文章中已经作出的阐述外,我认为,有必要本着天主教会的视野,进一步澄清教宗作为基督代理人以及梵蒂冈第一公民在世界所发挥的作用。

圣经背景

应该追溯到大约两千年前的加里勒亚。那时,耶稣刚刚站在伯多禄的渔船上向众人讲完话。他邀请宗徒们划向深处去撒网。这一要求,是一名木匠和宣讲者向一名撒了一夜的网却什么也没有捕到的渔夫提出的(这里,或许也涉嫌干预他人的事务)。撒了网的伯多禄,面对打到的满满一网鱼不知所措,他把鱼堆在耶稣的脚下,祈求他远离自己这个罪人。但是,耶稣却安慰他说:“来,跟随我! 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这种从捕鱼的渔夫变成渔人的渔夫的变化,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不久,耶稣又采用另一个比喻,为西满伯多禄解释了他肩负的任务的意义:“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尽管当耶稣在日色马尼园被捕后,伯多禄一度表现出了软弱,三次背叛了他。但是,耶稣仍再次告诫伯多禄,“你养我的羔羊……你养我的羊群”。鉴于天主降生成人的本性,耶稣的羊群是全人类。而为了这羊群的救恩,他在加尔瓦略山上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圣座

看到在这样一个伦理、道德和人性的价值观遭到生活巨浪强烈侵袭的世界中,耶稣仍然让伯多禄做岩石上的灯塔、做享有权威的他的代言人,去照耀行进中的人类,是令人喜悦的。而在漫长的世纪中,也历来如此,通过伯多禄的继承人——教宗,继续完成这一使命。教宗所肩负的道义和精神权威,也是圣座的。圣座象征性地代表了教宗正式发表训令和法令的讲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类似于非洲的部族首领、欧洲国王的宝座。

       从狭义上来讲,圣座或者宗座是享有双重领导权的教宗的职能——普世教会的牧人和梵蒂冈城国的元首。从广义上来讲,圣座包括了与教宗合作管理教会的罗马教廷的各部会(见《教会法典》第361条)。此外,圣座还是管理天主教会的中心机构,而教宗作为罗马主教是这一机构的领导人。确切地说,他在履行这一职能时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此外,圣座是梵蒂冈城国的最高权威。我们将在下面继续进一步详细说明。教宗在全国的委员会中享有特殊的位置,在阐述教义、精神、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问题时,其权威性得到了普世性的承认。他教导人们尊重所有国家,包括那些与其持不同观点的国家。在此,他代表了圣座,而不是梵蒂冈城国。他所宣讲的,绝大部分涉及了人权、生命和死亡、婚姻内外的伦理道德观、正义、真理与和平等问题。

       圣座,而不是梵蒂冈,同世界一百七十四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参与了许多国际性组织。外籍大使是驻圣座的大使,而不是驻梵蒂冈的。是圣座,同各国签定协议或者达成共识。必要时,也以梵蒂冈的名义。鉴于梵蒂冈的领土范围十分有限,各国驻圣座大使在意大利的罗马设有使馆。包括意大利本身,也有其驻圣座的大使。而梵蒂冈受国际法的支配、是国际组织的成员,如国际电讯协会等。圣座以成员、观察员或者常驻代表的身份,参与许多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其中,包括了联合国、欧洲议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

圣座没有任何政治或者贸易野心,并深受各界的高度赞赏。特别是,圣座为世界和平与国际社会的安宁;为涉及令世界感到忧虑的问题和价值观作出了十分具体的贡献。这其中如人权、战争和难民问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恐怖主义、童工、走私贩毒、航空安全等。

       在上述问题上所采取的共同政策,通过声明或者国际性文件来体现,例如《国际人权宣言》中这样写道:“每个人都享有思想、良知和宗教自由。这一权利包括了改变自己的宗教或者信仰;个人和集体性地以公开或者私下的方式自由地进行宗教教育、开展宗教教育、度宗教生活等”。

梵蒂冈城国

教宗在罗马城的一小部分驻地,叫梵蒂冈。罗马历来是历任教宗的驻地,因为,首位教宗伯多禄的墓地,就在梵蒂冈山丘上。过去,意大利半岛由不同的封建小国组成的,其中一些,将教宗视为象国王一样的世俗主权。一八七O年,皮尔蒙特国王的军队入侵罗马后,教宗国受到了压制。教宗被“关闭”在梵蒂冈的宫殿里。那时,对圣座在没有领土主权的情况下,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的可能产生了一些法律上的争议。为此,一九二九年二月十一日,意大利与圣座签署了《拉特朗协议》,诞生了梵蒂冈城国,“保证圣座有形可见的、绝对的独立”;“保障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前圣座国务卿托朗枢机指出,梵蒂冈“是以其最少的领土保障教宗的精神自由的小国家”。

公教视野

为了归纳公教视野首先应说明,早在耶稣派遣伯多禄去照顾羊群,也就是全人类时,圣座就存在了。而梵蒂冈城国,是自一九二九年起存在的。为此,将教宗作为基督在世间的代理所发表的讲话,视为是梵蒂冈城国元首的讲话是错误的。这样做,无疑是将伯多禄当成了“捕鱼的渔夫、而不是渔人的渔夫”。世界各国人民都知道,教宗是教会的领袖,与其梵蒂冈第一公民的身份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五大洲数十万人来罗马参加公开接见活动、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通过广播电视随时收听和收看向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致意的场面。当这位深受人们爱戴的教宗回到天父之家的时候,在他的葬礼上那举世哀痛的场面惊天地、泣鬼神。无数的人,又在若望·保禄二世的继承人本笃十六世当选和就职之际,再次见证了这一激情。

       重新阅读教宗就印度宗教自由发表的讲话,任何人都不可能不感受到教宗因国际人权宣言、印度宪法和印度建国之父们所保障、倡导的印度人民的基本权益受到了政治-宗教团体的侵犯所表达的深刻焦虑。这完全属于教宗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着各宗教传统,坦诚地赞赏“真理的种子”,期待其完全成熟的原则,基督信徒们坚信,只有耶稣基督才能完全满足每一颗人类心灵的需要,“从谎言到真理”,因为,只有在他内才能找到真理;“从黑暗到光明”,因为,只有他才是世界的道路和光明;“从死亡走向永生”,因为,只有他才拥有丰富的真正生命。

       事实上,耶稣在回答多默宗徒在最后晚餐中提出的问题时对门徒们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而恰恰是多默宗徒,因着天主的意愿,后来将基督的福音带到了南印度洋。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