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泽诺埃村,哈萨克斯坦波兰被驱逐者的圣母朝圣地
自1936年宣布“民主自由”的斯大林宪法获得批准以来,数以万计的人从乌克兰的文尼察、日托米尔、基辅和基洛沃格勒地区转移到草原中部的先锋集体农庄。今天,以现代“五饼二鱼”神迹之名敬拜和平之后、哈萨克斯坦主保。
阿斯塔纳(亚洲新闻) - 大约九十年前,一群波兰人从现在的苏联乌克兰被驱逐到草原中部,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和科克谢陶市之间的奥泽诺埃村定居下来。第一次大浪潮可以追溯到1936年,当时宣称“民主自由”的斯大林主义宪法获得批准,而恐怖、镇压和驱逐则肆虐。同年4月28日,从文尼察、日托米尔、基辅和基洛沃格勒地区接收了35280名波兰人,另有60000名波兰人于1940-41年从红军占领的领土抵达。
奥泽诺埃村设立了先锋集体农庄,用于收割谷物,但苏联解体后,农业活动停止,大多数居民试图离开前往更好的地方。然而,北部草原上垂死的村庄仍有生机,因为奥泽诺埃村已经成为来自哈萨克斯坦甚至波兰本土的天主教徒的主要朝圣地。据当地传说,1941年,当被驱逐的波兰人饥渴难耐时,村庄附近突然形成了一个泉水湖,鱼儿在湖里游来游去。饥饿的人得救了,过了一段时间,池塘就消失了。
当地的天主教徒立即认为是圣母玛利亚听到他们的祈祷后赐下的神迹。救命水池所在的地方被称为Mariamkol,那里现在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圣母像,这座雕像于1997年竖立起来,在被送往该地点之前受到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祝福。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建了一座小教堂,后被一座较大的朝圣地取代,在那里举行庄严的礼拜仪式并迎来了大批朝圣者。2013年,“哈萨克斯坦之星”祭坛采用大胆的未来主义设计和传统的哈萨克装饰,表达了天主教世界与在如此戏剧性的情况下接纳他们的国家的关系。
自2011年起,奥泽诺埃村的教堂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主保、和平之后的国家朝圣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来自国内外的信徒前往,复兴被驱逐者的小村庄,他们的一些后代仍然居住在那里,且不再打算移民。村里还建了一座三层楼的旅馆,但常常不足以容纳所有游客。近日,一群来自波兰的志愿者抵达当地重新整理墓地,那里埋葬着许多哈萨克斯坦的天主教“殉道士”。
年长者对父母、叔叔和祖父母的故事记得很清楚,在向包括记者和围观者在内的许多参观者讲述这些故事时有一定的保留。直到1956年斯大林去世后,这些地方的驱逐制度和“对波兰籍人士的限制”才被取消,并在苏联末期开始恢复,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颁布了一项法令,“承认1920年代至1950年代政治镇压受害者的权利”。被驱逐者的确切人数不易确定,在10至25万人之间;1959年,有5.3万名波兰人正式居住在哈萨克斯坦,目前有3.2万名波兰人在其证件上保留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其中大部分居住在该国北部地区。
一直住在奥泽诺埃村的80岁波兰人伊万告诉记者,“在波兰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去过那里一次,但我不喜欢它……这里有所有我爱的人,至少是那些没有离开的人。”伊万仍然在田里干活,当被问到是否不觉得累时,他回答说:“在一个可以不断地与耶稣和他的圣母交谈,而且还可以用波兰母语交谈的地方,你怎么会累呢?”。
照片:中亚天主教信息中心/梵蒂冈新闻
24/11/2004
05/12/2003
10/03/2021 14:18
30/12/2022 14:48
29/10/2020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