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伟人和谦卑者参加教宗方济各的葬礼
仪式由雷枢机主持在大教堂前的空地台阶上主持,他说到:“现在,我们恳求你为我们祈祷。”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圣伯多禄大教堂内对话的政治画面,但也有许多来自亚洲和中东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新华社发表了中国大陆主教们的唁电,但没有引用原文。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 - 世界各地的伟人齐聚圣伯多禄大教堂前。穷人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前等待,向教宗做最后的告别。今天上午,在人潮中,罗马和全世界向教宗方济各做了最后的告别。殡葬弥撒由枢机团团长、现年91岁的雷(Giovanni Battista Re)枢机主礼。葬礼结束后,长长的送葬队伍护送教宗的圣体从梵蒂冈前往圣母大殿,教宗本人曾表示希望葬在那里。从今天下午开始,教宗长眠的墓穴仅仅刻着“方济各”名字,距离“罗马人民救援之母像”只有几步之遥,在他担任教宗的十二年里,曾多次在圣像前驻足祈祷。
教宗方济各的殡葬弥撒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方面是礼拜仪式,庄严而朴实,在大殿石阶的左侧坐着枢机主教、主教、东方教会宗主教和其他基督教派代表,他们来到罗马,就是为了庆祝教会的普世性。另一面代表着政治层面,来自世界16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铁雷斯(Antonio Gutierres)在祭坛的右侧排成一排,向已故教宗致敬。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圣伯多禄大殿的一处角落坐在椅子上交谈的画面格外引人注目,许多人将此解读为教宗方济各经常提到的乌克兰和平希望的象征。
然而,出席葬礼的领导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中也有许多著名的亚洲面孔。其中包括印度总统施里马蒂·德鲁帕迪·穆尔穆(Shrimati Droupadi Murmu)、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Marcos Jr.)和东帝汶总统何塞·拉莫斯·奥尔塔(José Ramos Horta)。印尼代表团由前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率领,孟加拉国代表团由代理总理顾问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率领,日本代表团由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率领,韩国代表团由文化部长You In Chon率领。
对于华人世界来说,正如宣布的那样,台湾代表团由前副领导人陈金仁(Chen Chin-Jen)率领。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派代表出席。从中国主教团(中国大陆各教区的集体机构,自2018年协议签署后,现已与罗马完全共融)也只知道,梵蒂冈收到了唁电,北京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已通过电报发布了这一消息,但没有透露任何有关电报内容的细节。因此,在葬礼期间,唯一真正代表教宗方济各对华人世界的重视就是信徒用普通话朗读的祈祷文。就连忠实解读北京情绪的英文报纸《环球时报》也在报道中强调了这一事实。
另一方面,尚未与梵蒂冈建立全面外交关系的越南代表团在级别上意义重大:越南大使Duong Hai Hung和一级秘书Nguyen Dang Hai Hung代表河内参加了教宗方济各的葬礼。另一个意义重大的标志是,在贝尔格里奥担任教宗期间,越南与梵蒂冈的关系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梵蒂冈在越南首都设立了“常驻代表”。
最后,在中东,抵达梵蒂冈参加教宗葬礼的人士包括阿联酋政治领袖穆罕默德·本·扎耶德(Mohamed bin Zayed)亲王(教宗方济各于2019年在阿布扎比签署了《兄弟会宣言》)、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Abdallah II)和黎巴嫩总统约瑟夫·奥恩(Joseph Aoun)。巴勒斯坦代表是总理穆罕默德·穆斯塔法(Mohamed Mustafa),以色列代表是驻梵蒂冈大使亚龙·西德曼(Yaron Sideman),伊朗代表是文化部长赛义德·阿巴斯·萨利赫·沙里亚蒂(Seyed Abbas Saleh Shariati)。
在讲道中,雷枢机主教提到六天前教宗方济各也曾出现在这个广场。“他跟随他的上主、善牧的足迹,善牧爱祂的羊群,直到为他们舍弃自己的性命。教宗也以强有力且祥和的态度,亲近他的羊群,天主的教会。牢记宗徒保禄引用的耶稣的话:‘施予比领受更为有福’(宗20:35)。”
教宗方济各曾进行过47次艰辛的使徒之旅,其中,2021年不顾当时的一切危险前往伊拉克的那一次,将以特殊的方式留名青史。那次艰辛的使徒访问是在伊拉克人民裂开的伤口上涂上香膏,他们因伊斯兰国(ISIS)的非人道行为而深受痛苦。这也是促进跨宗教对话的重要旅程,另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他的牧灵工作。教宗在2024年对亚洲和大洋洲四国进行了使徒访问,到达“世界最边缘的边缘地区”。
枢机团团长雷枢机回顾说,“教宗方济各常在演讲和私人会晤结束时说:“请不要忘记为我祈祷。现在,亲爱的教宗方济各,我们恳求你为我们祈祷,我们恳求你在天上降福教会、降福罗马、降福全世界,正如你上个主日在这座大殿的阳台上所行的那样,最后一次拥抱全体天主子民,也在精神上拥抱全人类,拥抱真心寻求真理、高举希望火炬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