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明的”的运动场表明北京已然是一个大都市
北京(亚洲新闻/通讯社) –中国为奥运会的基础设施和各大城市的建设花费数十亿美元。离二零零八年奥运会还有整整一年,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活动仍在继续,限制(至少在运动会期间)污染和交通挤塞,留下一个有效率和有礼貌形象,给人们证明北京无愧于一个国际大都市,符合其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
在十七天的比赛中,各省的重要市中心将严格限制车辆的数目,这样将会减少或停止污染源。公共官员保证说,他们正在完善气象检查,以保证在奥运会开幕式时的良好天气。
就是在很小的细节上也很谨慎小心:宣传文明运动的活动已经开始了,对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在公众场所随地吐痰、在街道上乱抛垃圾、插队和说脏话的现象等。
每月的十一日被定为是“排队日”,为的是让人们在等候期间养成有秩序的排队习惯。对奥运官员来说,杜绝随地吐痰是一件非常挠头的事。北京市精神文明办公室近日透露,随地吐痰的现象从二零零五年的百分子八点四降到了今年的百分子四点九,但他们没有具体说明这些数字的计算方法。
鼓励市民们学习一些常用的英语句子,特别是那些与游客有接触的人们,如警察和出租车司机。当局也已开始推动粉刷邻街道建筑物及围墙的外墙。
北京也开始用宽敞的旅行车来更换现在用的小型红色出租车。许多出租车司机来自郊区,整天在车上吃、睡和抽烟,这样在出租车内充满了不好的气味。因此,市政府在今年四月连续两天时间对充满怪味的出租车进行停车两天的处罚。而且他们也令出租车司机要常保持身体和头发的清洁,并禁止他们向乘客要小费。
在北京严禁销售国外论文和书籍和杂志,只有在高档宾馆里,才能发现外国人用的外文书籍。甚至连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都没有国外书籍。为了满足游客的要求,奥运会给销售外国书籍带来了机遇,不过也许只有在大型城市和机场才可以遇到。但与此同时,中国加强了新闻检查, 甚至不准向媒体谈及污染的食物,而且对刊登“不光彩”文章的报社予以严厉打击。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张发强说:“奥运会不单单是一个体育比赛,借着这个机会也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