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克·马蒂厄枢机向《亚洲新闻》分享了“战争日记”的第二篇故事。美国上周末进入伊朗,对三个核设施实施了轰炸。接连不断的袭击和反击“令人担忧最坏情况发生,让我们相信不再有任何限制,一切都是可能的”。“在炮火的轰鸣声中,耶稣的圣体得以重见天日,这让我们的心灵恢复宁静,并表明即使海面波涛汹涌,祂也在船上,平息风暴。”
中东占斯里兰卡茶叶出口总额的25%。 60%的私人汇款来自在该地区工作的150万移民。订单量下降5%可能导致每年损失高达数百万美元。人们关注的是霍尔木兹海峡,担心德黑兰可能会对海峡实施封锁。
习近平在阿斯塔纳提出的调解建议无人理会,中国对美国直接干预伊朗内政的可能性深感担忧。这场危机也暴露了北京推动的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等多边机构的脆弱性。动员中国公民撤离德黑兰的行动也令人担忧。
来自塔姆拉(Tamra)一个家庭的四名巴勒斯坦女子,是被伊朗火箭弹炸死的人之一,她们是同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她们正在聊天。以色列的阿拉伯城镇和村庄最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它们缺乏掩体和安全屋。组织 Neve Shalom Wahat al-Salam 的意大利朋友,对于部分以色列人“举杯庆祝导弹落在巴勒斯坦邻居家”感到愤怒。
在以色列袭击德黑兰之际,黎巴嫩总统,该地区首位国家元首受到了教宗的接见。圣座在声明中提及与贝鲁特保持“良好关系”,并支持“稳定与改革进程”。黎巴嫩国内对新战线感到担忧:真主党保证不会采取“军事行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命运也岌岌可危。
德黑兰-伊斯法罕拉丁礼总主教多明尼克·若瑟·马蒂厄枢机向《亚洲新闻》表达了他对近期局势升级的担忧。这位枢机曾参与选举教宗方济各的秘密会议,教宗任命他正是为了让基督教的“存在”保持活力,并赋予其“在各个层面融入、包容和联系国家”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