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erbaijan

| 阿塞拜疆

在代表统治精英长达半个世纪之后,87岁的他被指控密谋推翻阿利耶夫政权。他的被捕象征着阿塞拜疆在国际舞台上的新地位,标志着其收复卡拉巴赫的军事行动已经完成,并重新定义了与高加索和中东其他国家的关系。

“特朗普走廊”对中亚的重要性

作者 Vladimir Rozanskij | 亚美尼亚 - 亚塞拜疆

德黑兰(被迫)与巴库和解

作者 Vladimir Rozanskij | 阿塞拜疆-伊朗
作者 Vladimir Rozanskij

在主权主义时代,阿塞拜疆重振穆斯林世界中最庞大、寿命最长的帝国之一,并在反对德黑兰的斗争中恢复了其国家的历史根源。历史学家阿赫梅多夫:“应该研究其开国国王沙赫·伊斯玛仪·哈台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古代事件是解读当今阿利耶夫王朝战役的关键。

| 16/01/2025
| 阿塞拜疆

梵蒂冈国务卿在巴库举行的联合国会议上发表演说时重申了教宗方济各对 2025 年禧年的呼吁。需要“一个新的国际金融架构”,“能够真正确保所有国家,特别是最贫穷和最容易遭受气候灾害的国家走上低碳和高度共享的发展道路”。

| 13/11/2024
| 阿塞拜疆 – 梵蒂冈

今日新闻:普京不顾CPI逮捕令访问蒙古以加强经济和劳资关系; 山东一学校外校车冲撞一群家长和孩子,11人死亡;喀布尔西南郊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13人受伤;台风“ 魔羯”引发的洪水和土石流已造成菲律宾13人死亡。

| 03/09/2024
| 今日亚洲

今日新闻:孟加拉国学生抗议至少32人遇难,国家电视台被纵火。警方正在调查曼谷一家酒店六名越南人谋杀-自杀事件中使用的氰化物。东京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就福岛污染水排海达成共识。尼泊尔的季风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造成了125人死亡。

| 19/07/2024
| 亚洲今日

今日新闻: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战争冻结了缅甸的经济增长。科威特一座建筑物起火,导致多名移民死亡。中国多个省份出现干旱警报。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斯因与另外13人涉嫌贪污而受到调查。塔吉克斯坦正式禁止使用头巾。

| 13/06/2024
| 亚洲今日

今日新闻:南韩国医生于6月18日举行罢工,反对政府改革;经济危机和失业导致老挝辍学率上升;巴基斯坦发生爆炸,至少有七名保全人员丧生;亚美尼亚总主教呼吁街头抗议政府对阿塞拜疆的领土让步。

| 10/06/2024
| 今日亚洲
新闻聚焦
 
这位年轻的穆斯林政治家在胜选演讲中引用了尼赫鲁在印度独立日的讲话,并配以宝莱坞音乐,强调其与父母祖国的联系。他所展现的伊斯兰形象与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散布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在德里,《The ...
| 05/11/2025
| 印度-美国
 
短短几天内发生的两起事故已造成至少九人死亡。当地消息称,由于天气状况,部分遇难者遗体的搜寻工作“需要时间”。雪崩风险因气旋等自然现象而加剧。积雪稳定性变化、降水...
| 04/11/2025
| 尼泊尔
 
汉语教学越来越注重记忆和重复语音和符号,却忽略了语言本身所蕴含的联想之美。在语言等级体系中,发音不再是重要的变量,因为听力更为关键。在新丝绸之路沿线,为了让汉语“更...
| 03/11/2025
| 中国
 
作者 Andrea Ferrario
由于来自中国的订单减少以及工资下降,北韓的非正规就业正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金正恩向中国派遣的工人之间的紧张情绪也在加剧,原因是他们工资中不断增加的扣除额,用以保障北韓政权的收入。与此同时,俄罗斯已成为北韓新的 ...
| 30/10/2025
| 北韓
 
作者 John Ai
自1981年起担任正定地下主教的贾治国主教,于今日清晨在他被软禁的主教府邸逝世,享年90岁。他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入狱,之后受命在中国多个省份重建教区。他的勇敢使他屡遭逮捕和拘...
| 29/10/2025
| 中国
 
黎智英的儿子黎崇恩向《亚洲新闻》讲述了这位78岁天主教商人的遭遇。黎智英为香港的民主而奋斗,自2020年以来一直被监禁。“我们担心他的生命安全:已有太多患糖尿病的老年囚犯曾...
| 25/10/2025
| 香港-中国
 
作者 Lisa Bongiovanni
亚洲中心的一份新报告指出,虚假新闻和虚假论调如何导致泰国公众舆论转向反对原住民群体(其中大多数群体未得到泰国政府的正式承认),导致人们认为原住民的传统习俗阻碍了森林保...
| 21/10/2025
| 泰国
 
作者 Card Dominique Joseph Mathieu*
位于亚美尼亚圣萨尔基斯教堂附近的玛丽亚姆-埃·莫加达斯地铁站工程已完成。除了体现基督徒象征意义并将其与穆斯林传统连结的装饰元素外,还将竖立一座2.5公尺高的圣母玛利亚雕...
| 20/10/2025
| 伊朗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