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城市伊尔库茨克,是 “俄罗斯缩影”
庆祝了斯大林要求建造的大型水电站落成 75 周年,该水电站仍然是俄罗斯第二大水电站。自 18 世纪以来,东正教传教士在这里开设了学校,为西伯利亚人民提供宗教和文化教育。但它也是天主教圣若瑟教区的所在地,该教区为 19 世纪反帝国起义后被驱逐到这里的波兰人發展開來的社区提供服务。
莫斯科(亚洲新闻)- 距离莫斯科 5,000 多公里的西伯利亚,在美麗的巴伊卡尔湖的主干“大河”上,75 年前,西伯利亚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在伊尔库茨克市建成。伊尔库茨克市是东正教和天主教会的首都和總主教所在地。
最近几天,這裡举行了许多活动来纪念 1950 年 1 月底的那件事,这是斯大林苏联的伟大工程之一,让人想起诗人亚历山大·特瓦尔多夫斯基 (Aleksandr Tvardovsky) 为调节另一条安加拉河的流量而创作的诗句,这条河是唯一一条发源于貝加爾湖的河流,其中文句說 “不想静止的水域 / 经过几个世纪的无尽距离”的波浪上升。
伊尔库茨克市建于 17 世纪中叶,是该地区布里亚托-蒙古部落收集贡品(以毛皮支付)的贸易前哨,因此成为西伯利亚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贸易和关系的发展,以及甚至在苏联时代之前就已经相当大的城市改善,为它赢得了“西伯利亚巴黎”的称号,沙皇和苏联的驱逐大大增加了它的居民人数。
当安加拉河上的大坝建成时,貝加爾湖的水位上升了约一米,成为伊尔库茨克事实上的“湖水”保护区。
该湖于 1996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 2000 年代初在一次大型电视比赛中投票选出的俄罗斯“七大奇景”之一。它的最大深度为 1,642 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也是体积最大的淡水湖,全长 31,722 公里,是仅次于坦噶尼喀湖的世界第二大湖,使其类似于大海。
事实上,伊尔库茨克是容纳和控制这片广阔水域的大坝,将整个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统一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俄罗斯”的特殊版本。
伊尔库茨克水电站仍然是俄罗斯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西伯利亚埃尼塞河上的 Sajano-Sušenskaya 水电站,该水电站于 1963 年开工,2000 年才完工,难度很大,并于 2009 年发生灾难性故障。
据说伊尔库茨克的那个“浓缩了西伯利亚的自由精神”,毕竟它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不属于国家的地区之一,尽管在普京新私有化的这一阶段,不知道它会在私人控股公司 Bajkalskaya 手中掌控多久, 该公司最近更名为 EvroSibEnergo,在与欧洲的战争之后,将不得不更名。
伊尔库特人很清楚,这家公司是这座城市的真正女主人,因为它自叶利钦(Yeltsin)自由化时代以来就已经组织起来了,经营它的寡头们努力表明自己尽可能忠于普京的爱国主义。工厂的水不仅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主要用于生产铝,这继续确保了巨额利润。
伊尔库茨克是 1918 年的“西伯利亚革命的鸽派城市”,从那时起就受到苏维埃政权的特别珍视,1921 年蒙古革命的领袖、被称为“蒙古列宁”的传奇人物丹丁·苏赫-巴托尔 (Damdin Sukhe-Bator) 就是从中诞生的。
当地的大学也很重要。它早在 1878 年就开放了,当时东正教传教士,如因诺肯蒂主教(Innokentij),自 18 世纪以来就开始为西伯利亚各民族开设宗教和文化教育学校。
在 1830 年和 1863 年的反帝国起义后,许多波兰人被驱逐到这里,在该地区留下了天主教社区的重要遗产,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西伯利亚波兰”,现在的圣若瑟教区由白俄罗斯主教基里尔·克里莫维奇(Kirill Klimowicz)领导,他的领土使其成为天主教世界最大的教区。
伊尔库茨克市擁有的歷史、建築物和众多的人物,因此也被称为“俄罗斯的缩影”,它总是走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前面,走向一个尚未跨越国界的未来。
【圖片: Flickr / Marco Fieber】
10/02/2014
21/01/2012
18/11/2020 17:31
07/04/2021 18:12
15/11/2019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