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做我的光明 -究竟谁是德勒撒修女呢
写在加尔各答的德勒撒修女封列真福之际
二OO三年十月
“来吧、来吧,我的小人,把我带到穷人的贫民窟中去
来吧,做我的光明
我一个人是无法独自前去的,他们不认识我,为此,也不会接纳我
你去,到他们中间去
把我一起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我是何等渴望到他们的贫民窟中去呀,到他们黑暗的辛酸的家中去
你去吧,去为他们牺牲。因着你的牺牲
你对我的爱,他们会看到我的、他们会认识我的、他们会接纳我的”
“你害怕了,要知道你的恐惧伤害了我!不要害怕,
是我在要求你为我这样做,不要害怕”
“你会遭受痛苦的,但是,你要牢记,我与你同在
即便整个世界都拒绝你,也要牢记,你是属于我的
我是属于你的。不要害怕。是我,你只有服从”……
“我要印度的仁爱传教会修女们
在穷人、病人、临终者和街头流浪儿中间
做传播我的爱的薪火
你们要将穷人带到我的跟前来;
那些为我的爱而献身的修女们
会将这些灵魂带给我的
我知道你是最无能的人
最软弱的人和罪人,但是正是因为这样
我才愿意利用你彰显我的光荣!你会拒绝吗?!”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三日,德勒撒修女在致耶稣会士切莱斯蒂·冯·埃克塞姆神父,和加尔各答总主教区总主教耶稣会士费迪南·佩里耶蒙席的信中,记述的耶稣对她所讲的一段话)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与德勒撒修女
……仁爱传教士,这就是德勒撒修女,名副其实的以身作则的仁爱传教士,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如此具有号召力的榜样。从而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追随她的脚步,为服务临在于穷人内的基督而放弃一切。
……这位修女是全世界公认的穷人的母亲,她为所有人,无论是信徒与否,作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表率……。
她所完成的事业本身就完全彻底地说明了一切,向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展示了似乎经常丧失了的生命的崇高意义。
她总是说:“为穷人服务就是为生命服务。”德勒撒修女抓住每一个机会,以各种方式去强调对生命的热爱……。她追随福音的教导,对每一名她所遇到的人、面对各种需要——无论是痛苦还是歧视所导致的危机,她都是一名“良善的撒玛利亚人”……。
她曾经指出,在家庭中我们要彼此相爱,就如同天主爱了我们,这是分享的爱;在家庭中充分感受爱和彼此相爱的喜乐;在家庭中应该学会共同祈祷。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一九九七年九月七日三钟经祈祷)
满足对被钉十字架上的基督的渴望意味着
将耶稣带给人们
将人们带给耶稣
你越具有圣德
也便越有能力将灵魂献给天主
究竟谁是德勒撒修女呢
“从籍贯来说,我出生在阿尔巴尼亚;是一名印度公民。从信仰来讲,我是一名天主教修女。从所受到的召叫而言,我是属于世界的。但是,我的心完全彻底地属于耶稣基督”——德勒撒修女就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她尽管身材矮小,但,信德却坚定如磐石。她愉快地承受苦难、孜孜不倦地寻找最有需要的穷人、意志顽强地在语言和行动上生活出爱的真理;她在无宗教信仰和不懂得爱的黑暗世界中熠熠生辉、光芒闪烁。德勒撒修女的灵魂充满了对耶稣基督的热爱、被对基督的爱燃烧着、抱定了唯一的强烈信念——满足他对爱与灵魂的饥渴。
耶稣在告别人世前,在十字架上这样说:“我渴。”“他感到自己被完全抛弃了,灵魂和肉体都受到了践踏和毁灭。他所指的饥渴,绝非是指对水的渴望,而是对爱的渴望”。德勒撒修女在精神上,与玛利亚一道站在耶稣的十字架下,倾听他那发自内心灵魂深处的哀呼。德勒撒修女的唯一生活目标就是,缓解耶稣的饥渴。她为穷人中的最贫穷者的救赎和成圣奋斗终生的唯一目的是,让每一个灵魂认识天主、爱天主。是天主创造了我们、拯救了我们、爱了我们。
这一彰显天主之爱的光芒四射的信使,于一九一O年八月二十六日出生在巴尔干地区的历史重镇斯科普里。她是尼考拉和德雷恩·伯亚吉家的孩子们中最小的一个,洗名是贡扎·阿格内斯。五岁半时初领圣体;一九一六年十一月领受坚振圣事。在初领圣体的那一天,这位小姑娘的心中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后来,她自己也曾经亲笔记载下了那一刻的情景,那就是对灵魂的挚爱。贡扎的父母都是十分虔诚的教友,他们为子女创造了一个充满了爱的和谐气氛,以及坚固的天主公教信仰的家庭。贡扎年仅八岁时,父亲尼考拉突然去世时,全家一下子陷入了十分窘迫的境地。母亲德雷恩一人独自承担起了照顾三个孩子的重任。德雷恩为人热情,性格坚毅,这一点对她的小女儿,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们所在的圣心堂区,对这个失去了一家之主的家庭,给予了莫大的帮助。贡扎是堂区合唱队的成员,还参加表演,并与其他当地青年一道,一起去莱特尼卡的圣母朝圣地朝圣。正是在这个圣地,她第一次强烈感到了天主的召叫。
一九二八年九月,十八岁的贡扎在渴望成为传教士的强烈愿望驱使下,离开了家,加入了真福童贞玛利亚修会,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爱尔兰的劳莱托修女会。
修女们接纳了她,并为她取名玛丽·德勒撒,以纪念法国里修的圣女小德兰。同年十二月,德勒撒修女与三名同伴一道,启程前往印度,并于一九二九年一月六日,抵达目的地。
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北部的大吉岭度过了两年的初学后,德勒撒修女于一九三一年五月发初愿。后被派往加尔各答的恩塔利劳莱托会院,在圣玛利女子学校教书。做教师时,她非常关心学生,掌握了一口纯正流利的孟加拉语;能够毫不费力地与当地人沟通,帮助青年和他们的家庭。
在前往大吉岭的火车上蒙受天主的召叫
年轻的德勒撒修女充满了激情,修会派遣她到距离圣玛利女子学校不远的圣德勒撒堂区小学工作。夏季假期时,她的时间都是在穿梭于城市间的劳莱托移动诊所上度过的。因此,使她认识和了解了穷人的苦难。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德勒撒修女发终身愿,终生成为“耶稣的新娘”。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称呼她为德勒撒嫫嫫。发愿后仍留在学校继续执教的德勒撒修女,于一九四四年成为学校校长。她在劳莱托修女会中度过的二十年时光,充满了幸福和喜悦;充满了虔诚和深刻的祈祷生活、以及对同会姐妹和学生无限热爱的特点。
以仁爱、无私奉献、勇气惊人、超常的从事繁重工作的能力,以及卓越的组织能力而著称的德勒撒修女,身体力行地展示了她忠实地、满怀喜悦地在团体生活中,在姐妹们中间献身耶稣基督的生活。
一九四六年九月十日,在从加尔各答赶往大吉岭去参加一年一度的避静活动的火车上,德勒撒修女得到了启示。正如她自己以后每每提及这段经历时,经常采用的形容方式,那是一次“召叫中的召叫”。那一天,一种无法用任何方式来形容的强烈的,对耶稣的爱和灵魂的渴望强烈地占有了她的心灵,而这饥渴在她内最终化作了一股生命的强烈动力。以后的一周、一个月的时间里,耶稣在德勒撒修女的内心深处启示她。“爱的祭品”耶稣圣心,渴望“将他的爱照耀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成为那些尚未认识他的人们的光芒——“来吧,做我的光明。离开你我寸步难行”。耶稣将他看到无数穷人无人问津情景后的痛苦,以及强烈渴望得到他们的爱的愿望,启示给了德勒撒修女。要求她成立一个修会团体,献身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的仁爱传教会。在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中,德勒撒修女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穷人,在黑暗中挣扎的穷人。而她身边的圣母焦急地对她说,“你去照顾他们,……把他们带到耶稣跟前。……教给他们颂念玫瑰经,在家庭内颂念玫瑰经”。十字架上的耶稣也向她疾呼:“难道你会拒绝为我这样做吗?会拒绝为我去照顾他们,将他们带到我的面前吗?!”
尽管德勒撒修女也强烈渴望立即答应天主,但是,她仍然陷入了矛盾的挣扎之中,她深怕自己无法胜任。她将自己所得到的启示,讲给了神师,耶稣会士切莱斯蒂·冯·埃克塞姆神父,和加尔各答总主教区总主教耶稣会士费迪南·佩里耶蒙席。一九四八年,在经过了一年的认真思考和周密的斟酌后,总主教区允许她开始着手准备这项工作。同时,德勒撒修女从劳莱托修会总会长那里得到了必要的许可,并从梵蒂冈修会圣部获得了特赦。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七日,德勒撒修女终于第一次穿上了镶嵌着天兰色布边的白色沙丽;离开了她深爱和眷恋的劳莱托修女会,投身到了穷人们中间。
在帕特纳的麦迪卡传教修女会短暂进修后,德勒撒修女重返加尔各答。穷人小姊妹会的修女们,热情地接纳了她。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德勒撒修女来到了市内最穷困潦倒的贫民区。她穿梭在穷困的家庭之间,为孩子们抚平伤痕、照顾流落在街头的年老体弱的病人、为一名正承受着饥饿和肺结核折磨,徘徊在死亡边缘的女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救主恪守了对德勒撒修女的承诺:“把一切都交给我……我要利用你来彰显我的光荣。”传教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善心人士开始为德勒撒修女的工作慷慨解囊;同时,追随她的圣召也开始源源不断地到来。一个、两个,她当年执教的圣玛利学校的学生们,逐渐聚集到了她的身边。在短短的时间里,德勒撒修女就在贫民区开设了第一所学校;并在一些城市里先后开设了小型的医疗诊所。无论走到哪里,她都首先去寻找那些“被遗弃的人,那些没有人关心的人、没有人照顾的人”。她就象服侍耶稣一样,服侍他们。
一九五O年十月七日,仁爱传教会得到了正式的批准,成为加尔各答教区修会。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圣母玛利亚无玷圣心瞻礼这一天,德勒撒修女在加尔各答的卡利凯特开设了第一所无玷圣心临终病人关怀中心。三年后,第一家被遗弃和营养不良儿童收容所成立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期间,德勒撒修女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直接为穷人服务的工作中。努力进一步接近穷人,无论是加尔各答市内,还是市郊,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这种精神,也是她向修会的年轻修女传授的度献身生活的基础原则。六十年代初,德勒撒修女开始向印度全国各地派遣仁爱会的修女。一九六五年二月,教宗保禄六世为仁爱会颁布的表彰令,极大地鼓舞了德勒撒修女。并在这一动力的驱使下,在委内瑞拉开辟了首座印度之外的仁爱会会院。很快,又先后在罗马和坦桑尼亚成立了仁爱会。鉴于修会的圣召继续不断地增长,德勒撒修女逐渐将她那服务于穷人的传教事业,拓展到了世界的五大洲。每到之处,都开辟“新的耶稣深受敬仰和爱戴的祭坛”。
为爱承受的苦难结出了无法计数的丰硕果实
为了能够以相得益彰的方式,充分满足穷人的物质和精神双重需要,一九六三年,德勒撒修女创建了仁爱传教修士会;一九七六年,创建了女修会的隐修会;一九七九年,男隐修会正式成立;一九八四年,成立仁爱男传教修会。她的灵感还不仅局限在关注度献身生活的圣召上。事实上,从德勒撒修女仁爱会的创业之初开始,就与病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人后来都成为“病人和受难者的合作者”,帮助仁爱会开展照顾病人的工作。同时,他们还为仁爱会的这位特别的修女和所有的病人们,献上他们格外虔诚的祈祷和病苦。也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从一开始,就有一大批不胜枚举的普通人,以志愿人员的身份或者提供物质帮助的方式,来支持仁爱会的工作。对于德勒撒修女来说,他们是天主派来的援助之手。在这些人中,有许多人渴望通过祈祷、淳朴和谦逊的慈善活动,在为穷人服务的同时,履行服务天主的使命。以后,他们全部通过组成广为人知的,规模庞大的国际性和各宗教联合社团“德勒撒修女的合作伙伴联盟”的方式,团结在了一起。一九八四年,在强烈的渴望依照德勒撒修女的灵修精神生活的愿望驱使下,“仁爱传教平信徒”组织成立了。德勒撒修女更深深地意识到,无论是穷人,还是整个教会,都急切地需要具有圣德的神职人员。为了回应越来越多的司铎的要求,一九八一年,基督圣体司铎运动组织诞生了。这一通往“圣德的小径”,吸引了那些强烈渴望分享德勒撒修女神恩和精神的司铎们。从一九八O年开始,直至全部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一时期,德勒撒修女几乎在所有的前共产国家中,开设了仁爱会的会院和她的服务穷人的事业。仅在前苏联,她就依照对圣母的承诺,按照玫瑰经念珠的数量,成立了十五所会院。一九八O年,她在故乡斯科普里创建了仁爱修女会的团体;一九九七年,阿尔巴尼亚的首座会院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这里已经建起了七个仁爱会的团体。每每开辟新会院的时候,德勒撒修女总会感到需要做刻苦和奉献,而几乎通常是以她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这不仅千真万确,而且几乎总是发生在当她前往耶稣尚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或者长期被搁置和冷落的地方时。尽管如此,德勒撒修女的心愿始终是“将耶稣那温柔的爱带给穷人中的穷人”,她从不拒绝任何人的需求。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她自喻为“天主手中的一支铅笔”,这支特殊的“铅笔”常常惊叹天主能够在她的身上化腐朽为永恒,“通过她来展示天主的伟大”。
在修会迅速成长的几年里,世界开始将目光集中到了德勒撒修女的身上,越发关注她的事业。而德勒撒修女为了将人们的视线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开来,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所有人反复强调,一切都是“天主的工程”。然而,从一九六二年起,也就是她的事业刚刚走过十二年的历程时,德勒撒修女便先后荣获了各种奖项。从印度国内到国际,直到一九七九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与此同时,各国媒体也开始越来越关注、追踪报道德勒撒修女的事业和她的活动。在不断涌来的各种荣誉和媒体的强烈追逐下,德勒撒修女这样评论说,一切都是“为了光荣天主,并且是以穷人的名义”。
尝试基督和穷人的痛苦
德勒撒修女的全部生命和她的全部事业,都充分展示了爱所带来的快乐、每一个人的尊严与伟大、工作的价值和本着忠诚与爱的原则所完成的每一件小事的巨大价值;以及与天主友谊那无法超越的价值。这位伟大女性的伟大之处的又一体现,是直到她安息后我们才得以发现的。德勒撒修女避开了所有人的视线,甚至那些每天与生活在一起的亲密姐妹们的注意。在她内心深处,激荡着一股强烈而深刻的情感,她害怕与天主分离,哪怕是遭到天主的拒绝,并且每每想起,就无法摆脱因此而产生的内在痛苦的煎熬;同时,她强烈渴望天主的爱。德勒撒修女将这种内在的感触称之为“心苦”。她一直将这种感觉深藏在心灵深处,直到审理她封列真福的案件时,人们才得以认识到她的这一圣召。灵魂所经历的“痛苦暗夜”,早在她刚刚开始为穷人服务时,就出现了;并一直伴随着她的整个生命,延续到生命的终结。也正是因此,德勒撒修女得以进入了与天主更加亲近的结合。她在经历“心苦”时,神秘地分享了耶稣基督在痛苦中的饥渴和对爱的强烈渴望。而矛盾的是,这“心苦”,与她让耶稣基督的光芒重新照耀人类灵魂的传教事业息息相关。
早在最初,德勒撒修女就将自己感受到的对与天主分离的恐惧,作为满足耶稣对爱与灵魂的渴望的工具,奉献给了天主。但是,只是在几年之后,她才充分认识到内在世界的“心苦”,恰恰是她为穷人服务事业的“精神意义”所在。她在写给仁爱会修女的信中表示:“耶稣愿意以分享我们的生活、孤独、焦虑和死亡的方式来帮助我们。他将这一切都包揽在自己的身上,在最黑暗的夜晚承担起了一切。为了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他救赎了我们。他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做的可能性。穷人的所有苦难,不仅是物质上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贫瘠,都得到了救赎,我们不应有所保留。”
德勒撒修女所得到的耶稣的召叫,不仅是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还要求她在自身的灵魂深处亲自去尝试被抛弃在十字架上的痛苦、他对天主无限的渴望、他那熊熊燃烧的爱,生生不熄的对每个人的爱火。最终,将她所受到的煎熬等同于穷人内心的痛苦,与他们一道强烈渴望天主的爱。五十年中,德勒撒修女始终以爱来回应一切,满怀着充满爱意的信心,将自己完全彻底地奉献给所爱的一切。为了爱天主,德勒撒修女决定永远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将这喜悦传播给周围的所有人。同时,她还似乎意识到了自己所得到的恩宠,她在给一位司铎的信中这样写到:“我或许会成为一名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天堂中不会有我的影子,因为,我要照亮世界上所有黑暗的地方”。
在她生命中最后几年的岁月里,尽管健康每况愈下,但是,德勒撒修女仍然坚持处理修会的事务,关注教会和穷人的所有需要。她的足迹遍布了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角落,去主持修会新圣召的发愿礼仪;去呈递她的新修会成立的文件;去开设新的服务穷人和那些惨遭不幸者的中心;同时,还有那些不胜枚举的会晤。“天主如此爱了世界,甚至派遣了他的独生子”,德勒撒修女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强烈地把那种渴望将自己奉献给天主的精神、那种通过服务于受苦受难的近人而发觉和献身天主的精神,传授给所有她所接触到的人。以便使他们也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中,为天主做一些事。
一九九七年,德勒撒修女创建的仁爱会修女总数已经发展到了大约四千人;并先后在全世界一百二十三个国家中,成立了六百一十所会院。仁爱会的足迹甚至遍布了南非、古巴、伊拉克等国家。一九九七年三月,德勒撒修女祝福了她的继承人,新当选的仁爱会总会长米尔马拉修女。同年,从加尔各答启程,开始她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旅程。
在访问罗马其间,德勒撒修女最后一次觐见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随后,一九九七年七月,她回到了加尔各答,并在那里走完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她并没有停歇下来,而是不断接待来访者;辅导和培养同会的修女们。她总是以其惯用的方式敞开双手,然后,逐一地数着,并一字一句地说:“五指上的福音。我渴望在天主的降福下成圣。”去世的当天清晨,德勒撒修女还在给仁爱会的传教士们写信,……:“你们是属于耶稣的,并借助圣母玛利亚属于耶稣。……也只有与玛利亚一道,我们才能够听到耶稣的呐喊:‘我渴’。”
九月五日,德勒撒修女不平凡的一生画上了句号。她自己在形容死亡时,经常这样说,死亡对她来说是“回到天主的家了”。人们将她的遗体,安放在了与当年她初到加尔各答时落脚的劳莱托修会会院毗邻的圣多默堂中。在以后的七天时间里,不计其数的人从世界各地纷纷来到这里,最后再看上一眼他们万分敬仰的德勒撒修女、在她面前驻足祈祷、祈求她最后的祝福。印度政府为德勒撒修女举办了规格最高的国葬。最终,人们将德勒撒修女安葬在了仁爱会的总会院里。不久,她的墓地立即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各宗教信仰的信徒、穷人和富人的朝圣地。
墓地和奇迹
在德勒撒修女安息主怀大约两年后,为了满足各地教会和普通信徒的强烈要求,经圣座封列圣人部正式批准,印度加尔各答总主教区开始着手审理德勒撒修女封列真福的案件。全部程序从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二OO一年八月十五日。二OO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批准了有关德勒撒修女的英勇操行的法令。
全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普通人,提供了借助德勒撒修女的代祷所得到的奇迹和恩宠。一九九八年九月五日,在德勒撒修女逝世一周年之际,一名腹腔内长了一个五公斤重恶性肿瘤的印度西孟加拉邦穆斯林妇女莫尼卡·贝斯拉,因着德勒撒修女的祈祷,奇迹康复了,医生们对她痊愈无法作出任何医学上的解释。经过极其严格的科学审核和调查后,教宗批准了这一奇迹的有效性。
德勒撒修女为世人留下了不容置疑的信仰见证、无法超越的希望和杰出的爱德。她对耶稣的祈求所做出的回答是:“来吧,做我的光明。”她由此而成为一名仁爱会修女、一位“穷人的母亲”、为世界树立了爱与同情的典范、用活生生的行动见证了对天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