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天主教大学应克服启蒙运动的遗物
针对天主教大学国际联合会,方济各指出,大学必须应对「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受到的巨大压力」,以便准备「不仅是各个学科合格的专业人员,而且还要成为共同利益的主人翁,在社会与公民生活中充满创造力与责任感,并且拥有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领导者」。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 在大学中「必要克服启蒙运动的遗物」,教育不单单是要灌输概念到头脑当中,更要协调「思想」、「心灵」和「手势」的语言 ,以人类发展为逻辑。这就是今天教宗方济各向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大学发出的信号之一,在会议上,他与国际天主教大学联合会(Fiuc)会议的与会者进行了探讨,会议主题为「大学领导者的新前沿。大学未来的健康与生态系统」。
用教宗的话来说,大学必须应对「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受到的巨大压力」,以便准备「不仅是各个学科合格的专业人员,而且还要成为共同利益的主人翁,在社会与公民生活中充满创造力与责任感,并且拥有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领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的大学必须反问自己,可以且必须为人类整体健康,以及团结生态做出哪样的贡献」。需要天主教大学以「甚至更高的敏锐度」来感受这些。
方济各指出,当今世界,技术科学的发展注定其将「越来越多」的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但是,「沦为纯粹的技术教育或信息教育,则会演变成对教育的疏远;如果相信我们可以远离道德层面来传播知识,这就如放弃教育一样。有必要克服启蒙运动的遗物,从总体上进行教育。但在大学里,这不仅仅是将概念灌输到头脑当中。它需要三种语言,这三种语言必须发挥作用:即思想的语言,心灵的语言和手势的语言。如此一来,人们才能做到与自己的感受和谐地思考;能够感受到言行一致,做到言行一致。这是总体和谐,而不是从整体上割去一块」。
「知识与目的之间的联系会涉及到每个认知过程中的意图和作用。因此,我们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个挑战:创造新的认识。传统认识论格外强调这一作用,并将所有知识的非人格特征视为客观性条件,这是知识的普遍性和可交流性的必要条件。而如今的许多作家则强调完全非个人化的经历是不存在的:对象的思维方式、标准、创造力和个人经验是知识「隐性但始终存在的维度」,这是促使科学进步得以被接受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无法想象一种实验室类的新认识论,这是行不通的;但生活性的新认识论则是行得通的。
这就是为什么天主教大学具有「道德上的义务」来努力「建立一个更加统一的国际学术团体」,其根源应「更加坚定地」扎根于「大学起源于」基督教的背景中。
在谈到会议的主题时,即对大学领导的培训,方济各强调:「必须将科学和理论知识与学者和研究人员的敏感性相结合,使研究成果不会以自我指涉的方式获得,只是为了肯定自己的专业职位,却让其在社会和关系网络中发出光芒。最后,每个科学家和每个文化的人都有义务为更多人服务,因为他了解的更多,所以大学团体,尤其是受到基督教启发的那些,它们有相同的义务来共同应对学术机构生态系统的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