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四旬期是重拾希望的时刻”
杰梅利医院发来的讲道内容,由德多纳蒂斯枢机代为主持圣灰安放仪式。“反差、身份意识形态、土地剥削和暴力都是污染世界的‘细尘’。但复活节的希望让我们不会陷入悲伤和荒凉”。教宗的健康状况稳定,但仍处于不确定状态。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 - “圣灰让我们回忆起我们是谁,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它们提醒我们,我们不过是尘土,但却引导我们走向我们所追求的希望。”
根据最新的医疗报告,教宗的病情保持稳定,但预后仍不确定。教宗方济各在杰梅利医院邀请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今天开始的四旬期。德多纳蒂斯(Angelo De Donatis)枢机代替教宗主持了弥撒圣祭,并在读经结束后读了教宗的默想。
教宗在文中强调了脆弱性的维度,在四旬期开始时放置的圣灰标志立即让人联想到脆弱性。我们亲身体验过这种脆弱,在“疾病、贫困、有时突然降临到我们和家人身上的痛苦中”。教宗继续说,当我们在当今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现自己暴露在污染世界的‘细尘’之下时,我们意识到我们是脆弱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压迫的逻辑、旧身份意识形态的回归,这些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排斥他人、剥削地球资源、各种形式的暴力和民族之间的战争”。但这种脆弱的状态首先提醒我们“死亡的戏剧,在我们的表象社会中,我们试图用许多方法驱除它,甚至在我们的语言中将其边缘化,但它却强加给我们,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我们生命不稳定和短暂的标志”。
教宗方济各认为,灰烬“提醒我们自己是谁”,这“对我们有好处,它让我们看清现实,减轻我们自恋的严酷性,让我们回归现实,让我们更加谦卑,相互帮助:我们都不是天主,我们都在旅途中”。
这就是灰烬的另一面:它们也是“重新点燃我们希望”的标志。教宗写道:“四旬期并不想让我们低着头,而是促使我们抬起头来,向着从死亡深渊中升起的他,把我们从罪恶和死亡的灰烬中拉向永生的荣耀。”
如果没有这种希望,我们“注定会被动地承受人类生存状态的脆弱,特别是面对死亡时,会陷入悲伤和孤独之中”。相反,教宗方济各评论说:“我们正在走向复活节的希望,在我们脆弱的时候支撑着我们,让我们确信天主的宽恕,即使我们被罪恶的灰烬笼罩,也让我们对生命充满喜悦的忏悔:‘我确实知道为我伸冤者还活着,我的辩护人要在地上站立!’(约19:25)”。
因此,教宗邀请所有人将四旬期作为我们的生活朝向天主的时期,“成为世界的希望标志:让我们从施舍中学习,走出自我,分享彼此的需要,滋养对更公正世界的希望;让我们从祈祷中学习发现我们需要天主,滋养希望,相信在我们的弱点中,在我们尘世朝圣的尽头,一位张开双臂的父亲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从斋戒中学习,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我们渴望爱和真理,只有天主的爱和我们之间的爱才能真正满足我们,并使我们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
今天,教宗方济各还向巴西天主教徒致函,启动“友爱运动”,这是巴西主教团倡导的年度四旬期倡议,今年的主题为“友爱与完整生态”。这一选择与《愿祢受赞颂》通谕发表十周年相关,但也希望成为教会对11月在亚马逊腹地贝伦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届会议的贡献。
“我希望这次四旬期之旅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并让我们所有人充满希望,因为我们是这次禧年朝圣者。我希望兄弟会运动将再次为这个亲爱的国家的人民和社区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帮助他们皈依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福音,并具体致力于整体生态。”
今天上午,教宗方济各为今天周三公开接见准备的要理讲授文本正式发布。在结束以“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为主题的禧年周期中有关婴儿福音的部分时,教宗在文中评论了发现十二岁耶稣的事件,他在朝圣期间没有父母陪伴而留在圣殿中(路2:46-50)。
在他的评论中,方济各指出,福音书中关于耶稣诞生的章节是这样结束的:“玛利亚的最后几句话回顾了若瑟对耶稣的父权,而耶稣的第一句话则承认了这种父权源于天父,祂承认天父无可争议的首要地位。教宗最后说,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像玛利亚和若瑟一样,充满希望,让我们也追随主的脚步,他不会让自己被我们的计划所束缚,他不会让自己出现在某个地方,而是以爱回应温柔的神圣父性,以爱回应孝顺的生活”。
29/11/2009
02/12/2019 10:57
09/04/2019 12:42
18/11/2020 17:31
24/1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