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油的需求使中国与沙特和伊朗人走到一起
作者
Maurizio d'Orlando
在中东紧张局势日益蔓延的时刻,中国似乎与目前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政府站在了一边。中国近来的外交政策几乎全部以石油外交为主。
谋求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办法已经成为北京政府官员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国际关系领域内的首要目标。整个亚洲大陆都面临着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的问题。这一复杂局势主要表现在供电——印度、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都经常发生断电拉闸,已经不仅影响到工业生产,国民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干扰。
亚洲是世界上最依赖中东,特别是波斯湾石油的地区。中国60%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五国和非洲国家。
今年一月,壳牌石油公司宣布无法继续履行为中国南部提供澳大利亚天然气的合同。由此,进一步显示出中国能源的紧张状况,从那时起,中国展开了马不停蹄的外交活动,寻求能源。
一月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埃及、加蓬和阿尔及利亚,商讨石油问题。三月七日,中国国家石油公司中石化与Aramco签定合同,在沙特阿拉伯领土内广泛寻找天然气。几周前,中国与卡塔尔也签署了类似的协议。三月十八日,新华社宣布,中国国家企业与伊朗签定了总额达二百亿美元的合同,从二OO八年起,购买一亿一千万吨的天然气,期限为二十五年。四月三日,中国新上任的商务部长薄熙来与沙特阿拉伯石油与自然资源部部长,在北京商讨了加强双边贸易关系,提供石油和石油价格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的此类外交活动是合法和义不容辞的。但是,不应忘记,沙特阿拉伯是国际恐怖主义的摇篮。与伊朗关系的增进也不容忽视。
类似关系,特别是在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孤立伊朗之际。近日来,国际社会还怀疑伊朗在支持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的暴动。
最后,本周,伊朗宣布将在六月开始建设重水反应堆。中国将经济发展置于一切之首。没有固定的能源保障和低价格,现在的中国领导层将会面临严重的危机。三月十日,人民日报引用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北京大学的一堂国际关系课上,王毅副部长向一百多名在场学生表示,中国的外交政策应该是“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
另见
预计二OO五年亚洲经济增长幅度将放慢
17/01/2005
17/01/2005
中国原油进口继续增加
15/01/2005
15/01/2005
北京开放移动电话生产市场
14/01/2005
14/01/2005
取消纺织品配额后,中国向其纺织品征税
07/01/2005
07/01/2005
为了避免全面崩溃必须维持增长局面
24/11/2004
24/1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