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2024, 16.44
红灯笼
發送給朋友

外嫁女:中国农村妇女争取其权利

作者 Silvia Torriti

在仍以户主为主的村庄中,与“外来者”结婚的妇女无法获得当地服务,也无法获得被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随着教育水准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将此类纠纷告上法庭。但保护她们的道路仍然艰难。

米兰(亚洲新闻) - 几周前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妇女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Xi Jinping)称妇女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赞扬她们“在各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生活领域”。

但事实上,“另一半边天”仍难以维护自己的权利,性别不平等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

遭受这种劣势者主要是生活在该国农村地区的妇女,包括所谓的外嫁女。该表述是指那些与外地人结婚而失去所有属于家乡的权利,例如参加地方选举、享受福利服务、获得土地租赁、获得征收或征用集体土地补偿的人。考虑到这些限制也延伸到了外嫁女的孩子,甚至无法让她们进入当地学校,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红灯笼》是《亚洲新闻》的中国专讯,如欲每周四收到,请点击此处订。】

在某些情况下,与农村社区“之外”的伴侣结婚的年轻女性宁愿保持未婚,也不愿面临严重后果并被视为“泼出去的水”(引用一句古老的谚语)。 “外嫁女”。另一方面,男性则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他们可以自由地与任何他们想结婚的人结婚,而不必冒失去特权的风险。

这不足为奇,因为这些古老的习俗是由村庄决策机构延续下来的,理论上对农村社区的所有成年人开放,但实际上是由户主主导。尽管 2010 年通过一项修正案试图增加妇女在其中的比例
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现实中妇女的影响力仍然有限。

但幸运的是,中国农村正在形成一种无声的女性反抗。正如我们在《纽约时报》最近发表的一篇报道中看到的那样,越来越多的外嫁女决定采取法律行动来主张自己的权利。根据官方数据,涉及他们的法庭案件数量从 2013 年的 450 起跃升至 2019 年的 5,000 起,部分原因是他们的教育程度更高,建立社会关系的机会更多。

然而,未来的道路仍然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法院经常拒绝处理此类纠纷,地方当局因担心社会动荡而拒绝执行任何有利的裁决。北京芊茜律师事务所(Qianqian law firm)的律师林丽霞(Lin Lixia)表示,她提起的诉讼中约有90%都没有胜诉。

2023年,《经济学人》周刊报道了福建原告苏女士(Ms. Su)的案件,尽管她在法庭上胜诉,但她的经济损失却从未得到赔偿。似乎这还不够,同胞们开始排斥她,当地一名党员干部甚至侮辱她,称她为小偷,贬低她司法成功的价值。

相反,《纽约时报》报道了马女士的故事,她在1997年与外地人结婚后,被排除在广东自己的社区之外。没有改变:地方当局继续拒绝满足她的要求,而村民和家人则指责她要求不属于她的东西。其他类似故事的主角声称因试图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受到骚扰、殴打或逮捕。

无论她们在承认自身权利的道路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外嫁女敢于挑战儒家传统遗留下来的宗法文化强加的勇气,本身就是一项成就。尽管现代化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实际上,中国农村社会仍然存在着古老的“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的观念。但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引入以及随后将土地使用权让渡给农村成员,性别不平等的经济影响才变得更加明显。

研究表明,在中国许多地区,虽然法律规定平等分配土地,但男孩获得的土地数量是女孩的两倍。此外,将土地、房屋和存款帐户的租赁登记在父亲或丈夫名下的习俗限制了妇女自由享有家​​庭财产并从中获利的能力。如果后者的婚姻状况发生变化,就像外家女的情况一样,他们与外国人结婚或离婚,那么土地租赁和相关福利往往会被撤销。

一些观察家认为,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推出可能会带来正面的讯号。它于2024年6月28日批准,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

特别是,第12 条取消了先前评估农村社区成员资格时必须满足的一些条件,确保所有妇女,无论其婚姻状况如何,在法律上都是农村社区的一部分,并有权享受由此带来的好处。但由于最终授予成员资格的是村委会,许多人对新法律的真正有效性持怀疑态度:外嫁女仍然是少数,地方当局和法院不太可能愿意为了维护村里的社会稳定而破坏村里的社会稳定。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魏京生: 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22/03/2021 15:17
五十万人沦为土地纠纷和非法强占土地受害者
03/04/2014
河内打击西贡赎主会士:没收又一片土地
06/03/2012
农民和环保人士盼人们参与解决农业方案
05/01/2011
土地私有化“是挽救中国农业的唯一道路”
30/01/2012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