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瑪竇對基督宗教和中國的不斷啟發
昨天,羅馬額我略大學主辦了一場關於這位偉大的耶穌會傳教士“友誼、對話與和平”遺產的會議。帕羅林樞機強調了北京與利瑪竇關係中最後三位教宗的“連續性和特殊性”。對隆巴迪神父來說,他體現了本地化的模式。使命是一粒播種在無盡田野裡的穀物。
羅馬(亞洲新聞) - 11月15日星期五,在羅馬額我略大學舉行了題為《利瑪竇,友誼、對話與和平的遺產》的會議,交替回顧利瑪竇的遺產和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事業對當前事件的陳述以及對基督宗教與中國關係未來前景的希望。
會議分為兩個不同的時刻:在開幕式上,出席者包括大量來自海外的學生和學者以及羅馬的許多中國居民、記者、馬切拉塔主教以及在教廷辦公室工作的當局,其中包括總主教最近代表教廷訪問中國的主角克勞迪奧·切利(Claudio Celli)——教廷與中國對話的一些主角發言。
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 )樞機闡述了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和方濟各(Francis)關於利瑪竇(Matteo Ricci )和中國的思想,體現了各自的連續性和特殊性。香港樞機主教周守仁(Stephen Chow)闡述了天主教會在中國的道路,也深思當前的局勢,希望進一步深化正在進行的對話。
耶穌會神父費德里科·隆巴迪(Federico Lombardi)是真福品的起草者,他說,利瑪竇是對話和相遇的倡導者,體現了本地化的模式,幾個世紀後由神父雅魯培(Pedro Arrupe)創造了自己的模式,他的教區的真福品階段已經剛剛結束。
耶穌會現任教務長阿圖羅·索薩(Arturo Sosa)堅持認為利瑪竇一生的聖潔及其宗教靈感,並表示即使在今天,利瑪竇仍然是耶穌會傳教的參考點和具體典範。
格里高利大學是利瑪竇進行哲學、人文和科學研究的古羅馬學院,它與耶穌會歷史檔案館以及美國喬治城大學的贊助共同組織了這次會議。這不是宣布任何新消息的場合。相反,這是一項聚集和參與的倡議,首先是與中國傳教歷史相關的耶穌會士世界,其中包括澳門、巴黎和台北利瑪竇研究所的院長。
學術會議由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耶穌會學者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主持,他幾十年來一直從創新的角度引領基督宗教對中國的研究。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包括年輕的瓦倫蒂娜·楊(Valentina Yang)和馬切拉塔利瑪竇研究中心主任孫若翰神父(Giovanni Battista Sun)。
其他學者包括米蘭天主教大學朱麗( Elisa Giunipero )和美國威斯沃斯大學的安多尼·克拉克(Anthony Clark)。主題是從與中國現實及其對話者和朋友的關係的角度來掌握利瑪竇使命的價值。
使命始終是“中間”(之間)的現實,首先必須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即從接受和使命所產生的關係的角度來看待。
在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進行有趣的研究和互動的一天中,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這次反思。我們不能忘記利瑪竇傳教的人數不多,並把它放在適當的比例上:當這位人文主義傳教士去世時(1610年),在中國共有16名耶穌會傳教士和不超過3,000名信徒的小團體,其中高等學者的數量不過是一隻手的手指頭而已。對於一個擁有約 1.5 億至 2 億居民的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現實,一個完全微不足道的百分比,即使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使命始終是在廣闊的田野裡播種的一粒穀物。傳教士的數量、他們的培訓和他們的素質總是遠遠不足以滿足企業的龐大需求:現在、過去一樣,而且(必須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在中國的傳教雄辯地證明,基督徒經驗的重要性不能用會計結果來衡量,而應該用其福音品質來衡量。四百多年過去了,少數外國傳教士和少數中國天主教徒的基督教經驗仍然是繼續照亮當下的明燈,是我們繼續從中汲取新意義和方向的寶貴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