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北京在南海的新“武器”
广州的一个国家研究机构正在研究综合利用波浪能、风能和太阳能的综合海上发电厂,以创建最多可容纳一千人的自给自足的社区。其目标是增强中国在其建造的人工岛屿上的存在,并增强其对海洋的主权主张,而这些主张受到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挑战。
北京(亚洲新闻) - 在有争议的南中国海日益公开的对抗中,中国正准备动用其拥有的最好武器之一,即其在可再生能源系统方面的优势。
北京显然正在研究能够为公海定居点或军事驻地提供动力的大规模技术。这在所谓的九段线内非常有用,即它单方面划定的“边界”,受到菲律宾、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汶莱的挑战,这些国家认为这侵犯了其经济领域的主权。非常重要。
《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今天报道,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GIEC)正在研究基于波浪运动、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能源综合系统的可行性,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GEIC团队成员、副教授王振鹏(Wang Zhenpeng)说:“这项措施建立在GIEC早期在波浪能发电装置方面的努力的基础上,解决了偏远岛屿开发过程中的能源短缺问题。”
团队没有提及南海的任何前哨基地,但众所周知,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已将小型环礁改造成人工岛屿,特别是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
尽管如此,许多这些前哨基地的电力、通讯和淡水等基本服务仍然短缺,柴油发电机在后勤和环境方面带来了挑战。
菲律宾就是一个例子。为了确保其在这片海域的前哨基地有人值守,它被迫组织海军补给任务,这往往成为与中国海警紧张关系的根源。
仅靠太阳能和风能并不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们无法在所有情况下产生能源。相反,「波浪能可以全年收集,不受白天、夜晚或云层的影响,使其成为持续稳定的能源,」王解释道。
GIEC 开发的系统之一是南昆发电机,于去年 6 月安装在南部城市珠海(广东省),该研究所估计该系统可以满足一个千人社区的需求。
理论上,这将使得在新的人工岛上建造一个真正的城镇成为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Chen Yong)说:“中国波浪能收集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准。”
GIEC的研究人员已经利用波浪能为研究所的澎湖平台的水产养殖计画提供动力,该平台可以在台风期间淹没以避免损坏。
王说,该研究所已经收到来自五个省份的20个此类平台的订单。
现在的计划是改进它们与海上平台的整合,包括风能、太阳能和储能,以扩大对南海岛屿的能源供应。
《红灯笼》是《亚洲新闻》的中国专讯,如欲每周四接收资讯,请点击此处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