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的“欧洲之路”和中国之路
经过多次犹豫和在各个国家层面的会谈后,欧盟现在在撒马尔罕公开宣布了其“将与整个地区的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水平”的意图。但致力于“多元化”外交政策的当地领导人正在等待看布鲁塞尔实际上会投入多少资源。
撒马尔罕(亚洲新闻) - 首届“中亚-欧盟”峰会于4月3日至4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重要的历史名城之一撒马尔罕举行,讨论在贸易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合作和投资的重大项目,该地区现已成为未来全球政治和经济关系平衡的关键。经过多次犹豫和各个层面的会谈,特别是在“5+1”模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与德国、美国、中国等个别国家)之后,欧盟现在公开宣布意欲“将与整个地区的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的水平”,正如官方文件中所述。
最关键和最紧迫的行动领域是水资源、稀土和数字技术,中亚人需要在这些领域投入大量资源,以避免被排除在国际社会的边缘,并真正让当地民众参与进来。因此,欧洲27国打算实施一条新的“欧洲之路”,也就是人们谈论多年的“全球门户”项目,该项目可以成为中国“一带一路”的有效竞争对手,启动“跨里海走廊”或“中部”走廊,用于连接中国、整个亚洲、欧洲和西方,在某种程度上是国际“未来之路”,将好战的俄罗斯排除在外。
峰会讨论了延长路径的可能性,强调面对俄罗斯在乌克兰乃至欧洲领土上的扩张,欧洲人必须加强其在欧亚大陆的地位,不能让中亚成为中国郊区的命运。然而,正如一些分析人士评论的那样,欧盟在该地区的角色尚未明确界定。柏林卡内基中心研究员蒂穆尔·乌马罗夫(Timur Umarov)认为,“中亚国家希望欧盟有更大的存在感,但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对此持怀疑态度”,直到欧洲人“拿出足够的钱”来真正与北京和莫斯科竞争。
中亚各国政府一直与旧主莫斯科保持着良好关系,但近年来,由于中亚地区拥有大量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各国政府正试图使其外交政策计划日益多样化。因此,与布鲁塞尔以及欧洲各国(尤其是法国和德国)的外交会晤不断增多,但土耳其、阿联酋及其他中东国家也在这些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国作为中东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者正在不断发展。
去年,习近平主席亲自与中亚领导人举行了峰会,与北京的贸易关系逐年显着增长,到2024年将接近1000亿美元。然而,欧盟并没有闲着,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并承诺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同时也考虑到欧洲人需要寻找新的能源来取代对俄罗斯进口的封锁。全球门户似乎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项目,但正如许多专家指出的那样,迄今为止基本上还停留在纸面上,而撒马尔罕峰会可能成为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