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没有灵魂的治愈便不会有人类的救恩
梵蒂冈(亚洲新闻)—灵魂上的贫乏“不仅仅摧毁了个人,也威胁着全人类的命运。没有灵魂的治愈,便不会有人类的救恩”。而避免灵魂的贫乏,就需要“服从真理”,“从日常生活中通常会令人感到麻烦和痛苦的小真理开始。这种服从,逐渐拓展到毫无保留地服从大写的真理——基督”。今天,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罗马教会的重大庆典圣伯多禄保禄瞻礼之际,按照惯例向新近祝圣的总主教们授予羊毛披肩时发出了上述警示。羊毛披肩,象征着总主教们与天主教会首领的共融。按照传统,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的圣伯多禄铜像在这一天身着教宗的庄严礼服。
此外,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的代表团按照传统在罗马出席圣伯多禄保禄瞻礼庆典,同时也是对圣座代表团前往君士坦丁堡出席圣安德勒瞻礼清点的回访。三钟经前的讲话中,教宗特别谈到了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代表团,充分表示,希望“对这些殉道者们的共同敬礼,能够成为世界各地基督信徒日益完满、强烈共融的标志”。
今年,世界各地共34位总主教从教宗的手中领受了羊毛披肩,其中包括了三位亚洲总主教——棉兰总主教(印度尼西亚)、曼谷总主教(泰国)和科伦坡总主教(斯里兰卡)。
礼仪讲道中,教宗特别强调了《伯多禄前书》中的部分片段。首先从圣伯多禄指基督是“灵魂的主教”开始,明确指出,“如果基督是灵魂的主教,目的旨在避免人的灵魂贫乏,(这种贫困)使人丧失生命以及真理和爱的能力。要让人认识天主;才不会陷入死路一条、陷入孤独,而应开放。‘灵魂的主教’耶稣,是主教职责和司铎职责的典范。做主教、做司铎意味着:承担起基督的立场。从基督的立场出发去思考、审视和行动。从基督起步,为人类服务,使他们找到生命”。
《伯多禄前书》中还谈到,“你们但要在心内尊崇基督为主;若有人询问你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你们要时常准备答覆”(3,15)。教宗强调,“基督信仰是希望,开启了通往未来的道路”。“来自永恒理性的信仰进入了我们的世界、为我们展示了真天主”。“作为我们时代的牧者,我们肩负着首先认识理解信仰的理由的任务。这一任务是不要让其仅仅成为传统,而应承认这是我们的问题的答案。信仰需要我们的理性参与,在爱的分享中得到深化、净化。……总之,单纯的思想是不够的;如言语一样,单独地存在是不够的”。“只有回味,才能引领人看到。想想厄玛乌路上的门徒们”……。“只有与上主的切身共融,才能成为明目的人。这一点对所有人都适用:除思想和言语外,我们需要信仰的经验;与耶稣基督的重要关系。信仰不应停留在理论上:应该是生活”。“如果我们在圣事内与上主相遇、在祈祷内与上主交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效似基督,那么,我们便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基督的良善。因着这种经验,才产生了以可信的方式向他人宣讲信仰的能力。亚尔斯的本堂司铎(圣让-玛利亚·维耶内神父)并非伟大的思想家。但他努力‘回味’、在日常生活中与上主结合在一起生活。由此,他成为‘一个看到了的人’。他尝试了,从而知道上主的美好”。教宗呼吁大家也能这样,从而成为在可信的希望的见证。
最后,教宗谈到了《伯多禄前书》中圣伯多禄另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我们的信仰是灵魂的救恩(参见1,9)。“在当今世界的语式和思维方式中,基督信仰的是奇怪的概念”。此外,“指‘灵魂的救恩’是信仰的重点,似乎表示基督信徒是个人主义的、丧失了对世界承担的责任”。然而,《伯多禄前书》中根本没有这种意义。“见证希望的激情、对他人承担责任体现在饿整部书信中”。“如果无视灵魂,不仅仅摧毁了个人,也威胁着全人类的命运。没有灵魂的治愈,便不会有人类的救恩”。“圣伯多禄指灵魂的真正疾病是物质——不认识天主。凡是不认识天主的、更没有坦诚地探索的,就会在真理生活之外(参见1,14)。信中还有一句话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信仰是‘灵魂的救恩’:你们既因服从真理,而洁净了你们的心灵(参见1,22)。服从真理可洁净灵魂,且从日常生活中通常会令人感到麻烦和痛苦的小真理开始。这种服从,逐渐拓展到毫无保留地服从大写的真理——基督”。
最后,三钟经祈祷后,教宗又谈到了即将出版的新通谕《真理中的爱德Caritasi in Veritate》:“我的第三部通谕即将出版的了。通谕中,我重提天主之仆先教宗保禄六世于一九六七年发表的《民族发展Populorum progressio》通谕的社会问题主题。这一落款为今天圣伯多禄保禄瞻礼的文件,旨在在真理中的爱德光照下探讨我们时代全面发展进步所相关的一些问题”。
22/03/2021 15:17
18/11/2020 17:31
31/12/2015
05/03/2024 17:11
19/01/2024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