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an

作者 Dario Salvi | 东方之门

根据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已知的91%的死刑判决是在伊朗、伊拉克和沙地阿拉伯判处的。由于这些资讯被视为国家机密,因此没有关于中国、北韩和越南的可靠数据。伊朗近年来处决人数激增,部分原因是为了镇压抗议活动。各国政府以改善安全为借口将死刑武器化。

作者 Fady Noun

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营中,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走廊达成的停火协议引发热烈讨论。前国际刑事法院院长纳瓦夫·萨拉姆当选新总理。马克龙预计将访问贝鲁特。马龙派教会赞扬黎巴嫩在外交政策中采取“积极中立”原则。奥恩总统首次出访沙地阿拉伯。

 

| 16/01/2025
| 黎巴嫩 - 加沙 - 以色列
作者 Fady Noun

新总统谈到黎巴嫩历史上的新痛苦和“对宪法的尊重”。这项任命受到了包括特拉维夫和德黑兰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欢迎。一名军人结束了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灾难性战争以及长达26个月的制度真空。

| 10/01/2025
| 黎巴嫩

被伊斯兰共和国监禁的西方人理所当然是一个国际问题,但他们只是在伊朗被监禁的逾8,000名非伊朗人中的一小部分,其中95%是来自阿富汗的移民。 2024年,有70多名阿富汗人被绞死,其他囚犯有来自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阿塞拜疆及印度。

 

| 03/01/2025
| 伊朗
作者 Dario Salvi

对于这位约旦学者来说,导致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计划“似乎处于休眠状态”,但仍然是一个有效的“基础”。与大亨的第一个任期相比,今天的中东是一个不同的现实。利雅德奉行的“零冲突”政策赋予经济领域特权,并开启与德黑兰的对话。巴勒斯坦问题的核心是停止冲突。

 

| 19/11/2024
| 东方之门
作者 Dario Salvi

候任枢机在接受《亚洲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个社区“本身并不是现实”,但与其他民众“共同面临困难和问题”,“受到欢迎”,但却遭受“制裁”。在穷人的呼声中,生态是与伊斯兰教什叶派“对话的基础”。

| 22/10/2024
| 东方之门

对于巴勒斯坦活动人士来说,冲突注定会继续下去,因为“它的根源比正在战斗的领导人要深得多”。内塔尼亚胡声称将为以色列人民带来胜利,但“杀死一个人并不能消除一个想法”。停战谈判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人质的命运仍然掌握在哈马斯手中。

| 18/10/2024
| 以色列-巴勒斯坦
新闻聚焦
 
作者 Fady Noun
这是在冲突周年纪念日发出的呼吁,该冲突的结束日期尚未确定。马龙尼礼教会准备成立一个智者委员会,旨在克服“冲突和健忘症”。若望保禄二世在针对黎巴嫩的宗座劝谕中也提...
| 16/04/2025
| 黎巴嫩
 
作者 Andrew Law
这起事件于3月23日发生在吕梁教区,但当局试图隐瞒此事。特种部队的干预吸引了附近新立村的其他天主教徒,该村是一个古老的天主教社区的所在地。一名警官也在这起事件中受伤。堂区...
| 16/04/2025
| 中国
 
作者 Gianni Criveller 柯毅霖
宗座外方传教会梁作禄神父在他百岁生日前夕安息,他是文化大革命后与中国天主教徒建立联系的先驱,也是香港教区圣神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之一,该研究中心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天主教会...
| 15/04/2025
| 意大利 - 中国
 
作者 card. Luis Antonio Tagle *
昨天,在米兰举行的宗座外方传教会成立175周年庆祝大会上,万民福音传播部部长发表了讲话。“家门,一起坐在餐桌旁,哀歌和欢乐,文化和人类智慧:今天行走在复活者所准备土地上...
| 13/04/2025
| 教会在亚洲
 
即使在北京,人们也在反思特朗普引发的贸易冲突所带来的影响。社会学家孙立平分析说:“现在是时候克服社会一切以生产为目的的执念,转而增加内部消费了”。
| 10/04/2025
| 红灯笼
 
大都会将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办世界博览会,主题为“为我们的生活设计明天的社会”。大阪早在1970年就已举办过该赛事,这是该赛事在亚洲首次举办,如今它仍保留着同样雄心勃勃...
| 08/04/2025
| 日本
 
该非政府组织在宗座外方传教会基金会的支持下,正在向三月二十八日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提供援助,该地区因四年的内战而情况更加恶化。根据救援人员报告,曼德勒和茵莱湖有数千栋...
| 04/04/2025
| 缅甸
 
作者 Steve Suwannarat
美国昨晚宣布的关税中,创历史最高纪录,高达49%,将对柬埔寨进口产品造成影响。金边担心其增长和就业会受到严重后果。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的真正目标是间接打击中国,因...
| 03/04/2025
| 柬埔寨-美国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