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2024, 13.53
印度 - 美国
發送給朋友

贺锦丽的印度世界

这位在乔·拜登退出后,正在竞选白宫的副总统从未回避自己的泰米尔纳德邦根源。去年会见莫迪时,她说她对民主的热情是从钦奈的祖父那里继承的。她母亲沙玛拉·戈帕兰 的故事本身就是印度裔美国人社区在该国崛起的缩影。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妻子乌莎·奇卢库里·万斯也是印度裔,来自安得拉邦。

华盛顿(亚洲新闻/通讯社) - 乔·拜登(Joe Biden)退出白宫竞选的决定将全世界的注意力转向现任美国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以及她在十一月总统选举中成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民主党挑战者的机会。

在亚洲,该位59岁的加州前总检察长现在渴望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性总统,她的印度血统成了头条新闻。

贺锦丽是沙马拉·戈帕兰(Shyamala Gopalan) 的女儿,沙马拉·戈帕兰是一位来自泰米尔纳德邦的科学家,与一代又一代在美国取得成功的印度年轻人一样,她于1958 年19岁时来到山姆大叔的土地,在该校学习营养和内分泌学。

根据最新的美国人口普查,美国约有440万纯印度裔人口,这群人在2010年至2020年间增加了50%。在亚裔美国人中,印度人仅次于华裔美国人,人数为520万人。

与此相关的是,唐纳德·特朗普几天前为11月选举选出的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妻子乌莎·奇卢库里·万斯(Usha Chilukuri Vance)也是印度裔,来自安得拉邦。

沙玛拉·戈帕兰是一位事业辉煌的科学家,在致力于乳癌研究后于 2009年去世。贺锦丽是她1964 年与牙买加裔美国经济学家唐纳德·哈里斯(Donald Harris)结婚后出生的大女儿,在抚养她的过程中,她向女儿灌输了对自己泰米尔血统的深深自豪感。

这位现任副总统在她的自传中写着:“我们经典的印度名字可以追溯到我们的传统,我们从小就对印度文化有强烈的认识和欣赏。”她指的是她和她姐姐玛雅( Maya)的名字。

在让他们去黑人浸信会教会的同时,沙玛拉确保他们也了解她的印度教信仰。

贺锦丽去年会见了访问白宫的印度总理莫迪(Modi)时说,她五岁时父母离婚后,她每年都在钦奈(当时称为马德拉斯)与外祖父母一起度过。

在那个场合,她也谈到了与祖父 P.V·戈帕兰 的紧密联系。戈帕兰是一名印度职业公务员,在经历了独立后分裂的痛苦经历后,他开始参与帮助从东巴基斯坦(今天的孟加拉)抵达印度的难民的康复工作。

在莫迪面前,她讲述了退休后的外祖父如何带她去晨间散步,期间他和朋友们回忆起“关于自由战士、建国英雄以及印度独立的故事。 我记得他们谈论了打击腐败和争取平等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的信仰或种姓如何。”

她补充说:“我记得我的祖父不仅教我民主是什么,还教我如何保持民主,我确实相信,正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学到的这些教训首先激发了我对公共服务的兴趣。”

同样在与莫迪举行的正式招待会上,贺锦丽回忆起母亲的故事,声称透过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印度的全球参与不仅造福印度人民,也造福于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地的人民。”

在今天的版本中,《印度教徒报》也回顾了她作为乔拜登竞选搭档在2020 年总统选举中的胜利,也在泰米尔纳德邦蒂鲁瓦鲁尔区她母亲的家乡图拉森德拉普拉明(Thulasendrapuramin) 举行的庆祝活动。

村民在自家门前放鞭炮、分发糖果、画彩色的科拉姆。他们还在印度教寺庙为这位被他们称为“村庄的女儿”的妇女举行了特别的感恩节法会。

来自钦奈的耶稣会贱民权利活动家A.J.博斯科(A.J. Bosco)向《亚洲新闻》指出贺锦丽家族反对种姓歧视的承诺, “她的母亲沙玛拉虽然来自婆罗门家庭,但却是一位反抗种姓和肤色偏见的开明女性。尽管她是印度教婆罗门,但她思想开放,接受基督宗教并带女儿贺锦丽去教堂。

但必须记住,即使在美国的移民社区,种姓歧视的诅咒也常常挥之不去。达利特人也团结起来对抗这种邪恶,这导致加州通过了反对种姓歧视的法律。我们希望,如果贺锦丽有机会成为美国总统,她将挺身而出,捍卫平等和正义。

关于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乌莎·奇卢库里·万斯的妻子,维杰亚瓦达教区的主教若瑟·拉贾·拉奥(Joseph Raja Rao) 表示:“得知来自安得拉邦的人是副总统候选人的妻子,我感到非常荣幸。维杰亚瓦达教区的边界位于她的家乡赫里斯纳区。在这个国家,有很多来自我们土地的人担任重要职务,有一个泰卢固语桑加姆,这是一个非常有进取心和勇气的泰卢固语人民协会。当然,生活在印度的我们不参与美国政治,但乌莎与万斯并肩作战对泰卢固人来说仍然是一项巨大的荣誉。

(Nirmala Carvalho合作成文)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