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2023, 16.19
教会在亚洲
發送給朋友

蒙古与南韩教会的传教面貌

作者 Chiara Zappa

几天后将迎来教宗方济各的天主教小团体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传教士来自南韩。从沙尔德圣保禄修女的教育服务到大田教区的神父,根据前任正权主教俞兴植的决定,多年来一直将五年级修生在夏季送到蒙古。由金成贤神父付出生命,他培育了蒙古第二位本土神父伯多禄·桑贾贾夫。

乌兰巴托(亚洲新闻) - 巴彦呼舒(Bayanhushuu)是乌兰巴托市郊的一个贫困地区,这里有大片破旧的房屋,旁边矗立着数千个蒙古包,这是传统的蒙古帐篷:为那些从周围草原迁徙来寻求过上低质量生活的人提供的廉价住所。辛苦,但在首都很难找到解放的机会。

在一座荒芜的山顶上,与周围的破败环境相比,一座大型现代红砖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南韩沙德尔圣保禄修女开办的学校,自1996 年以来一直在蒙古开办。教宗方济各定于8 月31 日至9 月4 日到访当地,以鼓励这个三十年前诞生、只有1,500 名信徒的教会。

院长李南英(Clara Lee Nan Young )修女说:“我们两年前开设了这所学院,如今有来自附近地区的200 名学生就读”。她展示了温馨且维修良好的教室、电脑和英语实验室以及图书馆。

如果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到高中年龄,那么更小的孩子们会被欢迎来到隔壁的蒙台梭利幼儿园,那里有一群穿着制服的孩子在镶木地板上的地毯上玩积木。从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这些传教士的理念:即使是最弱势家庭的孩子也有权获得最好的教育。

沙德尔圣保禄修女会指的是教会所在的大邱省,从事教育和卫生部的工作,她们仅代表蒙古南韩教会的面孔之一。出席乌兰巴托、阿尔瓦伊海尔、额尔登特和达尔汗之间的 77 名传教士中,有 23 名来自这个亚洲国家,包括神父、修会人士和平信徒。

他们来自不同的教会,从耶稣会到慈幼会,再到仁爱修女会,但不仅如此。也许这两个邻国教会之间特权联系的最重要标志实际上是来自南韩大田教区在国外完成使命后,仍然隶属于其教区的神父,目前有四位。

这种友谊始于25年前,并得到了当时的主教(现枢机主教)俞兴植(Lazzaro You Heung-sik)的大力支持,他鼓励选择定期派遣其教区的五年级修生到蒙古进行一段夏季传教经历。

卢相民(Thomas Ro Sang-min)就是其中的一位神父。如今,他是圣索非亚教堂的堂区神父,该教堂位于巴彦胡舒同区一条土路的尽头。

这位38 岁的神父说:“每周四,我们都会和一群青少年一起,向生活在垃圾填埋场边缘的贫困家庭分发食物。” 卢神父还与年轻人一起组织郊游和集体活动:“我们去城市、看电影或滑冰,或者去附近的山里徒步旅行”。他的堂区在2012年由另一位神父成立。

当然,除了祈祷、教理讲授和培育的时刻。 “我试着关怀这些孩子,他们有时在家中呼吸不到宁静的氛围,通过他们,我也拉近了家人之间的距离:今天的成年人必须面对困难的处境,缺乏工作,货币贬值和社会政策不足”。

金惠京(Veronica Kim Hye Kyung)修女也毕生致力于服务他人,如今管理着圣玛利诊所,该诊所由宗座省在乌兰巴托大教堂开设。 “这是为那些无力承担治疗费用的人提供的医疗机构”,修女解释道。

“每年,在志愿者医生的帮助下,我们大约进行10,000宗手术”。在某些情况下,通过与南韩教会的联系,可以帮助有特殊需要的患者在国外接受治疗。

在首尔的流行文化(从音乐到电视剧)也很受欢迎的背景下,这种牢固的传教关系最具代表性的面孔之一是神父。乌兰巴托宗座监牧区副主教、圣伯多禄圣保禄主教座堂教区神父金成贤(Kim Stephano Seong Hyeon)(图4)5月突然去世,年仅55岁。

他也是大田教区的神父,于2002 年抵达蒙古,除其他外,他在首都汗乌勒(Khan Uul)投入了自己的时间创建了圣母升天(Santa Maria Assunta)堂区:他在蒙古建立的第一座教堂。附近是一个简单的传统蒙古包。

神父帮助的贫困年轻人,其中之一是他在传教之初所照顾的是伯多禄·桑贾贾夫(Peter Sanjajav),他已成为现代蒙古历史上第二位本地的神父(第一位是2016 年的若瑟·恩赫-巴塔神父(Joseph Enkh-Baatar))。

伯多禄神父说:“他的服务见证对我的圣召具有决定性作用”。他参加了在大田举行的研讨会。 “有一天,我问他为什么他和其他传教士选择在蒙古这样一个困难的环境和非常恶劣的气候下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回应,他向我展示了十字架。新的生活为我打开了。”

【《教会在亚洲》是《亚洲新闻》的亚洲基督徒社区的通讯,如欲每周日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时事通讯,请点击此处订阅。】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