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慈悲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没有慈悲就没有基督教」。「时刻呼求」大圣若瑟,「尤其是在艰难时刻,把自己托付给这位伟大的圣人」,这同样适用于那些病患和冒着风险照顾病患的人。
梵蒂冈(亚洲新闻)- 明天,3月19日,是大圣若瑟的瞻礼,「时刻呼求」他,「尤其是在艰难时刻,把自己托付给这位伟大的圣人」,这同样适用于那些病患和冒着风险照顾病患的人。明天晚上9点,「每个家庭,每个信徒,每个宗教团体」诵念玫瑰经。在公开接见活动结束之际,教宗要求众人祈祷,他再次在宗座大楼图书馆内现场直播「无信徒」的公开接见活动(图片来自梵蒂冈新闻网)。圣伯多禄广场和保罗六世大厅空无一人。
教宗从真福八段中的第五端出发,继续展开教理讲授:「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思高玛5,7)。教宗表示,他就任后的第一次三钟经祈祷活动便选择以慈悲为主题,「这并不是众多层面的其中之一,而是基督生活的核心:没有慈悲便没有基督教」。「这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身为教宗,慈悲是我日复一日不断传达的讯息。我记得,那天我为卡舒尔枢机主教刚刚出版的有关慈悲的书做宣传。也正是那一天,我特别强烈地感受到作为罗马主教必须传达的讯息:慈悲、怜悯、宽恕」。
他指出,真福第五端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幸福的因果关系密不可分。那些宽恕他人的人,必将获得宽恕」。
教宗表示,宽恕与被宽恕的相互性在福音中反复出现,不只是在山中圣训里。慈悲正是天主的心肠! 耶稣说:「你们不要判断,也就不受判断;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们要赦免,也就蒙赦免」(思高路 6,37)。这还是在强调相互性。雅各伯书写到:「怜悯必得胜审批」(2,13)。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诵念天主经,祈祷说:「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思高玛6,12);这是唯一最后重复的问题:「因为你们若宽免别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页必宽免你们的;但你们若不宽免别人的,你们的父也必不宽免你们的过犯(思高玛6,14-15,参阅天主教教理,2838号)。
教宗解释说:「施予的宽恕与领受的宽恕,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然而,许多人难以宽恕他人。人受到的伤害有时严重到无法宽恕,宽恕宛如攀爬高山,极其费力。一个人会认为自己办不到,做不到宽恕。而慈悲具有相互性,这一事实表明,我们需要转换角度。然而,单凭一己之力,我们做不到这点:我们需要天主的恩宠,必须祈求这份恩宠。事实上,倘若真福八端的第五端许诺了找到慈悲,同时我们诵念《天主经》,恳求宽恕罪过,那么这意味著,从本质上来说,我们都身负罪债,必须找到慈悲。」人人都犯下罪过,得罪了宽宏大量的天主和弟兄姊妹。在扮演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兄弟、姊妹的角色上,我们或多或少有不称职的时候,需要得到怜悯。
「众所周知,就算我们没有作恶,也总会在行善上有所疏漏。而我们的匮乏恰好成了宽恕的力量!我们都是罪人,就像我们开头所述,如果我们要用自己的斗量去衡量他人(路加福音6.38),那么我们最好能够加大自己的斗量,宽恕罪过。每个人都要记得自己需要施予及领受宽恕,需要耐心。慈悲的秘诀即在于此:在宽恕中获得宽恕。为此,天主已经作出表率,祂首先宽恕了我们(罗马书5.8)。在领受了祂的宽恕以后,我们遂能给予宽恕。因此,自身的卑微不幸和义德不足,成了向天国、向天主的慈悲敞开心扉的良机。
「那么我们自身的慈悲之心从哪儿而来呢?耶稣曾经告诉过我们:『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路加6,36)。如果我们能够更多的寻觅到天主的爱,我们就能更多的去爱。这并不是众多层面的其中之一,而是基督生活的核心:没有慈悲便没有基督教。如果我们的信仰旅程并不通往慈悲,就是走错路了,因为慈悲是每个灵修旅程真正且唯一的目的地,怜悯是爱德最甜美的果实(见《天主经教教理》, 1829)。教宗回忆起,他就任后的第一次三钟经祈祷活动便选择以慈悲为主题。他说:「那天,我确切感受到这个讯息的重要性。天主的慈悲令我们获得自由与福乐。我们的生活仰赖慈悲,它是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需要宽恕他人,因为我们需要获得宽恕」。
要理讲授结束后,教宗方济各提醒,「本周五、周六将举行24小时献给上主活动。这是四旬期的重要活动,好能祈祷并亲近修和圣事。不幸地,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紧急状态,在罗马、意大利和其它国家,今年不能按照往年的形式举行这项活动。然而,在世界上其它地方,这个美好的传统仍将继续。我鼓励信徒们能够在告解中全身心地倾听天主的怜悯,并为那些处在疫情中的人们祈祷。即使不能举行24小时献给上主活动,但我相信一定能在个人的祷告中度过这个难忘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