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2015, 00.00
梵蒂冈
發送給朋友

教宗通谕指出需要一个“生态皈依”重新找回发展的伦理意义(三)

“基督信仰灵修指出了另一种生活质量的发展趋势;鼓励先知性和默观生活方式;有能力在不必沉溺于消费中感到深刻的喜乐”。“仅谈环保系统的完整性是不够的,需要有勇气讲述人类生命的完整性、推动各种伟大价值观的必要性以及将价值观结合起来的必要性”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为了解决地球正在遭遇的世界性环境危机,需要一种全面的看待问题的视角、一个“生态皈依”从而就发展模式展开讨论。同时,污染、全球变暖、贫困等进行讨论,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其状况。通谕《愿祢受赞颂》的最后一部分指出,皈依要求“世界性共识”、重新均衡——今天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关系,也要感谢民间社会的参与,目标就是改变全球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重新定义进步。一个未能完善世界、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不能被视为进步”(194)。

            另一方面,需要重新找回发展的伦理意义,“避免人最终染上强迫症式的消费主义”。“使所有人相信他们是自由的,直至保持消费自由的要求”,而事实是,自由“只是那些掌握经济和金融权力的少数人的”。“一味追求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只有少数人才能维持的那种生活方式,只能招致暴力和彼此摧毁”。

教宗指出我们面对“一个教育挑战”,特别是“对严重文化和生态危机的意识应该变成一种新的习惯”下。这一“教育挑战”广泛涉及了学校、家庭、社会传播工具以及传教员等。

生态危机“也是在疾呼深刻的内在的皈依”。“基督信仰灵修指出了另一种生活质量的发展趋势;鼓励先知性和默观生活方式;有能力在不必沉溺于消费中感到深刻的喜乐”。“仅谈环保系统的完整性是不够的,需要有勇气讲述人类生命的完整性、推动各种伟大价值观的必要性以及将价值观结合起来的必要性”。

        这种生态的皈依承认世界“是从天父之爱领受的礼物”。基督信仰的灵修“鼓励一种生活方式……,有能力由衷地感到喜乐,而无需一味追求消费。建议在朴素中成长、有能力享受很少的”。事实上,“过分的积累使人丧失了赞赏每一个事物和每一时刻的能力”。为此,教会建议世界一个“文明之爱”的理想。“社会之爱是真正发展的关键”、“是关顾文化”。

            “可支持发展”的目的是面对“贪婪和不负责任的加剧,也需要想一想放缓一些步伐,接受世界某些地方的某种负增长,寻找资源使其它地区能够健康发展”(193)。“我们需要一个视野广阔的政治,推动新的完整的审时度势,从不同视角对危机进行分析”(197)。

            而万物之间的相互依赖“需要思考一个唯一的世界、一个共同的计划”(164)。为了改变就需要“世界性的共识”,而至今尚未实现。这样,就需要取代污染非常严重的化石燃料技术,但“政治和工业回应缓慢”(166)。“近年来,在环境问题上世界领导人没有做出预期的答复”。

            方济各提到“另一个使世界很难对防止全球变暖趋势做出决定的逻辑,同无法实现彻底根除贫困目标是一样的”(175)。“政治追求急功近利是很悲惨的”,为此,社会应该“通过非政府组织等予以抵制”,采取行动迫使各国政府“推出更加严格的规范、手续和控制”(178),而且要透明。抵制“利益交换,隐藏真正影响环境的腐败”(182)。

            “环境是市场无力保护或者做出相应推动的机制之一”。为此,“政治不应该屈从于经济、不能屈从于专家治国论”。金融危机中“不惜一切代价地挽救银行,让民众为此付出代价、没有重新审视和改革整个体系的果断决定,再次表明了经济绝对主宰一切”的危害。这是“技术-经济示例的主观反应,使所有人相信他们是自由的,直至保持消费自由的要求。而事实是,自由只是那些掌握经济和金融权力的少数人的”(203)。“一味追求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只有少数人才能维持的那种生活方式,只能招致暴力和彼此摧毁”(204)。

        但我们并不是不可救药了,“因为人类既可以倒退到极端,也能超越困难、重返选择美好”(205)。

            这就需要发展一种普世性的意识。为此,“我斗胆重新建议这一宝贵的挑战,希望当人们记起我们的时代时,知道这是一个重新生活方式的唤醒、最终实现可支持性的解决办法,加速为正义与和平作斗争、为了满怀喜悦地庆祝生命”(207)。

            事实上,生态危机是“一个深刻的呼吁,要人们内心皈依”。是一个“教育挑战”从而创造一个“生态的城市”。“基督信仰的伟大精神财富,为更新人类的努力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愿意向基督徒建议几点我们信仰中的生态灵修路线,因为福音教导的,都影响了我们思考、感受语生活的方式”(218)。“让我们牢记亚西西的圣方济各的模式,从而建议一个与受造物的健康关系,也是人的全面皈依”。“对有信仰的人来说,默观世界不是从外部,而是凭内心认出天父将我们与所有人的生命结合起来的关系。此外,在增进天主赋予每位信徒的独特能力的同时,生态皈依也带领人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热忱”(220)。

            此外,“基督信仰灵修指出了另一种生活质量的发展趋势;鼓励先知性和默观生活方式;有能力在不必沉溺于消费中感到深刻的喜乐”(222)。

            “自由而清醒地善度简朴生活是使人自由的”(223)。“仅谈环保系统的完整性是不够的,需要有勇气讲述人类生命的完整性、推动各种伟大价值观的必要性以及将价值观结合起来的必要性”(224)。

            “照顾大自然是我们有能力共同生活与共融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耶稣教导我们,我们有天主是我们共同的大父、这使我们成为兄弟”(228)。“需要再次感到我们彼此需要,我们对他人、对世界负有责任,所以应该坦诚和善良。我们的伦理倒退时间太长了,玩弄了伦理、良善、信仰、诚实。是到了认识到这种肤浅的欢乐对我们没有好处的时候了”(229)。

            为此,教会建议世界一个“文明之爱”的理想。“社会之爱是真正发展的关键”(231)。

            最后,通谕在两段祷文中结束,“一首我们所有相信天主造物主、在天大父的人可以共同分享;另一首是我们基督徒懂得承担起福音中耶稣教给我们的对受造物承担的使命”。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