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2016, 15.36
梵蒂冈
發送給朋友

教宗指出就连魔鬼也夺不走我们身为天主儿女的尊严

天主的“逻辑”是慈悲,而不是“做得好有奖、做得不好受罚”。“耶稣告诉我们在父的家里不是因为有功才留在那里的,而是因为拥有儿女的尊严”。“义人,这些自以为是义人的,他们也需要慈悲”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我们身为天主儿女是天父爱的果实,“不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功劳或者我们的行动。为此,任何人都夺不走。任何人都夺不走我们的这一尊严,就连魔鬼也别想”!这是教宗方济各在今天周三例行公开接见中围绕浪子回头一段记载阐述的道理。强调了天主的“逻辑”是慈悲,而不是“做得好有奖、做得不好受罚”。

            教宗向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两万五千多名朝圣者讲解了“没有生气和不满”的父亲的形象,他的心里只想着儿子“安然无恙地站在他面前”。“描述迎接儿子回家的场面十分感人:‘他离得还远的时候,他父亲就看见了他,动了怜悯的心,跑上前去,扑到他的脖子上,热情地亲吻他’。多么温柔、远远地看到他: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父亲上到阅台上继续看着远方的路、看儿子是不是回来了……。等着他,等着那个闯了祸的儿子,可父亲等着他。父亲的温柔是多么美好”。

        “父亲的慈悲是无穷尽的、无条件的,儿子还没开口就表现了出来。诚然,儿子知道错了、认错了:‘把我当作你的一个佣工罢’(19)。但这些话,在父亲的宽恕面前烟消云散了,父亲的拥抱和亲吻使他认识到,父亲一直把他当自己的儿子:我们身为天主儿女是天父爱的果实,不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功劳或者我们的行动。为此,任何人都夺不走。任何人都夺不走我们的这一尊严。就连魔鬼也别想”!

            “耶稣的话鼓励我们永远也不要沮丧,我想到了那些看着孩子走上危险道路的母亲和父亲们;想到了那些有时自问他们的工作是不是白费了的本堂神父和要理员们。我也想到了那些在监狱里的人,他的生命似乎就这么完了;那些做出了错误选择、看不到未来的人;所有渴望慈悲和宽恕的人、认为自己不配的人……。无论在生活中的任何情况下,我都不应忘记我永远都是天主的儿子,是一位爱我、等着我回来的父亲的儿子。即便是在生活中最丑恶的情况下,天主盼着我、天主要拥抱我、天主等着我”。

            “寓言中还有另一个儿子,大儿子,他也需要发现父亲的慈悲。他一直留在家里,但却与父亲如此的不同!他的话缺少温柔:‘这些年来我服事你,从未违背过你的命令,……但你这个儿子……一回来……’(29-30),充满了藐视。从不说‘父亲’、从不说‘弟弟’,只想着自己,炫耀自己一直留在父亲身边、服侍他,尽管他从未因此感到过快乐。现在,指责父亲从没有给过他一只小山羊让他欢宴。可怜的父亲!一个儿子走了、另一个一直就没有和他真正亲近过!父亲的痛苦就像是天主的那样、耶稣的痛苦那样,当我们远离了祂时或者我们到远处去了、或者我们在旁边却神不守舍”。

            “大儿子也需要慈悲。义人,这些自以为是义人的,他们也需要慈悲。这个儿子就像是我们自问如果什么都得不到是不是值得这样辛苦。耶稣告诉我们在父的家里不是因为有功才留在那里的,而是因为拥有儿女的尊严。这不是和天主‘以物换物’,而是做耶稣追随者,祂为我们在十字架上献出了自己——无条件地。‘父亲给他说: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31-32)。这就是父亲对大儿子说的。祂的逻辑就是慈悲的逻辑!小儿子以为因为犯的错自己理应受到惩罚、大儿子等着因付出的服务得到奖赏。两兄弟之间没有说话、生活经历不同,但二者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于耶稣的:做得好有奖、做得不好受罚。但这不是耶稣的逻辑,不是的。父亲的话颠覆了这种逻辑:‘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32)。父亲找到了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儿子,现在,可以还给他一个兄弟了!没有小儿子,大儿子也就不再是‘兄弟’。对于父亲来说,最大的喜乐是看到他的儿子们彼此相互视为兄弟”。

            “儿子们可以决定和父亲一起喜乐与否。他们要自问自己的愿望、对生活的看法。最后寓言给人留下来一个悬而未决的结尾:我们不知道大儿子究竟做出了什么决定。对我们来说,这是标志之一。这段福音教导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进入天父的家、参与天父的喜乐、祂慈悲和友爱的庆典。兄弟姐妹们,让我们敞开心扉,‘像天父一样慈悲’”!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