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2025, 12.11
俄罗斯–美国
發送給朋友

德米特里耶夫: 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谈判的幕后推手

作者 Vladimir Rozanskij

在沙特阿拉伯重新开始的对话中,俄罗斯投资基金RFPI 的负责人,一个出生在乌克兰的“阴影中的人”,对俄罗斯总统非常忠诚,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他从未与特朗普的随行人员断绝关系。

莫斯科(亚洲新闻)- 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为达成和平并分開乌克兰和全世界而召开的谈判中,除了特朗普(Trump)和普京(Putin)、卢比奥(Rubio)和拉夫罗夫(Lavrov)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在起作用:他就是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一个对俄罗斯总统非常忠诚的“阴影中的人”。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是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 RFPI 的负责人,RFPI 是俄罗斯政府于 2011 年成立的主权财富基金,旨在投资于俄罗斯经济高增长领域的公司,因为谈判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全球商业问题。

俄罗斯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当然也很重要,例如伟大的外交家、前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尤里·乌沙科夫 (Yury Ushakov) 或陪同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 (Sergey Lavrov) 访问利雅得的反间谍主任谢尔盖·纳雷什金 (Sergey Naryshkin)。拉夫罗夫自 2004 年以来一直在任,是世界上仅次于土库曼斯坦拉希德·梅列多夫 (Rašid Meredov) 的第二长任期。德米特里耶夫 1975 年出生于基辅,90 年代高中毕业后在美国学习,此前他在苏联乌克兰首都遇到了一个美国家庭,该家庭是执行“民事外交”任务的,这使他能够完成必要的文书工作,以便在进入斯坦福大学之前就读于加州的山麓学院( Foothill College)。正如他自己回忆的那样,“我是极少数的外国学生之一,独自一人,没有任何亲戚,享受了整个大学课程的全额奖学金”。

德米特里耶夫于 2000 年普京上台期间返回俄罗斯,并在多家美国公司中开创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例如 Ibs 和 Delta Private Equity,这是时任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创建的俄美基金的一个分支机构,该基金于 2015 年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组织”。

2007 年,他回到自己的祖国乌克兰,组织了资本为 10 亿美元的 ICON 私募股权基金,然后在俄罗斯报告说,“在我的国家,所谓的民主变革正在进行中,腐败大幅增加,吞噬了一切,必须做点什么”,刺激普京进行干预。

德米特里耶夫随后娶了普京的小女儿卡捷琳娜(Katerina Tikhonova)的朋友波波娃(Natalia Popova),这两位女性现在都在另一个金融基金会 Innopraktika 工作,有效地在克里姆林宫的最高层建立了一个“家族圈”。

2015 年,德米特里耶夫接管了 RFPI 的领导权,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化学石油综合体“苏布拉”提供了超过 30 亿美元的资金,并被定义为“俄罗斯最有权势的游说者”。
在沙特阿拉伯谈判期间,俄罗斯人为美国人提供了新的石油储备,也许允许他们穿越北极地区,德米特里耶夫的工作是吸引大量投资到俄罗斯,尽管经历了三年的制裁和孤立,他仍然继续赞扬他的倡议所取得的成功。一个月前,他在与普京的一次会议上报告说,RFPI 的营业额已超过 10 亿,使国家为他的运营拨款增加了 5.7 倍。正是德米特里耶夫允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针对 新冠疫情 的 Sputnik V 疫苗,使普京能够赢得“大流行战争”竞赛,而不管该产品的真正有效性如何,德米特里耶夫是第一个注射该产品的人,吹嘘其“完美”。

正如 RFPI 的一些员工所说:“基里尔感觉就像一个救世主,他必须为俄罗斯和整个世界實踐福音派工作。”

据说他是干预 2016 年美国大选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这是特朗普的第一次选举,以至于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穆勒(Robert Muller)的报告中提到了他,他回忆说他与特朗普的主要赞助商之一一起出席了 2017 年的就职典礼, 前海豹突击队队员埃里克·普林斯(Erik Prince),私营军事公司黑水公司(Blackwater)的创始人。

德米特里耶夫与特朗普随行人员的关系从未破裂,即使在乌克兰战争的那些年里也是如此,现在他代表双方参加外交会议,以缔结对他的好朋友真正有利的和平,那些坐在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人。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南阿拉伯半岛宗座代牧表示:穆斯林国家也在诞生圣召
20/01/2016 18:34
刘霞终于有消息了。与有人接触但健康令人担心
10/02/2017 17:57
为向乌里玛让步,宪法法院批准未成年者的「强迫」婚姻为合法
27/06/2015
以色列呼吁在10 月举行新的选举
21/06/2022 12:06
迪尔卡雅:亚美尼亚坟场被推平,墓碑和骨头被砸碎
25/08/2021 12:53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