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2024, 18.46
黎巴嫩
發送給朋友

在贝鲁特港爆炸四周年之际,“真相与正义”仍一如既往的难以获得

作者 Fady Noun

昨天,受害者的亲友聚集在港口筒仓烧焦的废墟旁,这里是 2,750 吨硝酸铵爆炸的现场。法官塔里克·比塔尔的调查继续受到真主党及其盟友的阻碍。调查能够恢复的希望仍然存在,而教宗则在三钟经中发表了安慰的话。

贝鲁特(亚洲新闻)—日:2020年8月4日;时间:早上6点07分。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他们生命停止的日子和时刻。其他人虽然没有失去生命,却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或正常生活的希望。

“这是8月4日的每一天!”四年后,一名抗议者手里拿着一个大表盘,在2,750 吨硝酸铵爆炸的那一刻,她的手被冻住了;它们自2013年以来一直存放在12号机库。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昨天也在三钟经上发表讲话,再次敦促黎巴嫩当局为2020年8月的受害者寻求“真相和正义”。

在可怕的爆炸发生四周年之际,罹难者亲属在移民雕像前举行集会,该雕像位于港口筒仓残骸旁。

爆炸摧毁了贝鲁特一个以其优雅的拱廊房屋而闻名的社区,造成 235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并部分或全部摧毁了约7,000 栋房屋。

可怕爆炸的受害者拉拉·海耶克(Lara Hayek)虽然还活着,但在医院急诊室里过着平静的生活。她的母亲每天都会来看她,抚摸她的头发并与她交谈,或者更确切地说,谈论她对微笑和活力的记忆。

为了找出该国历史上最复杂的案件之一,任命了第一位法官,然后任命了第二位法官塔里克·比塔尔(Tarek Bitar)。

与他的调查有关的人包括众议院议长纳比·贝里(Nabih Berry)的得力助手,以及部长和前部长、官员、高级公务员。为了阻止他的行动,已经提出了大约 40 起法律诉讼和回避请求。

2013年贝鲁特港卸载的硝酸铵是谁的? 这是黎巴嫩司法系统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发现的真相。但多年来,一个保守的秘密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事实上,硝酸铵的真正买家并不是像一开始所声称的那样,是莫桑比克的一家炸药制造公司,而是一家名为Savaro 的英国贸易公司,“一个空壳,没有资产,委托给一个主唱”,写道克里斯托夫·博尔坦斯基(Christophe Boltanski)在国际特赦组织法国杂志《编年史》( La Chronique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据法国记者报道,将硝酸盐运往黎巴嫩的这艘船的真正主人是两名拥有叙利亚和俄罗斯双重国籍的商人。

为了找出罪魁祸首,黎巴嫩司法系统目前只有一组线索。

特别是,调查人员了解到,从 2013 年开始,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政权开始使用新武器:装满硝酸铵的爆炸桶。

昨天,罹难者家属聚集在移民雕像前,面对被爆炸熏黑的筒仓废墟,听取律师列出嫌犯名单。

此后,群众宣誓不懈地追寻真相,因为有些人对黎巴嫩司法系统感到绝望,并呼吁进行国际调查。

一名年轻的抗议者对人数相对较少感到失望,他说:“我是不是可以说,这一天不是哀悼日,而是休息日?”上午6 点07 分,扩音器播放了法蒂哈(al-Fātiḥa)的讲话,反对丧钟的背景。

对于抗议者之一的议员达达·萨德克(Daddah Sadek)来说,事情很清楚。 “看看是谁在阻碍调查,你就知道被告是谁了。”他流着泪呼吁为有罪者设立“关塔那摩监狱”。

威廉诺恩(William Noun)的消防员兄弟在爆炸中被炸得四分五裂,他强烈谴责真主党。 “我们尊重在支持加萨的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但也让他们尊重我们的死者!”他说,暗指什叶派运动对调查的阻挠态度。

与成千上万的黎巴嫩人一样,贝鲁特律师协会现任主席法迪·马里也承受着巨大爆炸带来的道德创伤。

他从现任议员梅赫姆·哈拉夫(Melhem Khalaf)那里继承了打击肆虐国家的有罪不罚文化的重大责任,并确保代表受害者的法律团队采取后续行动。

受害者亲属昨天对教宗的支持表示欢迎。在主日三钟经期间,教宗说:“即使在今天,黎巴嫩人民仍然遭受如此多的苦难!我特别想到贝鲁特港爆炸罹难者的家属。我希望正义和真相早日得到伸张。

爆炸发生后赶赴黎巴嫩的法国总统马克隆(Emanuel Macron)则发表推文支持。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米卡蒂任命新内阁以拯救黎巴嫩免于崩溃
10/09/2021 18:16
孔德鲁谢维奇总主教:世界需要智者和圣人,而不是革命者
10/03/2021 14:18
教宗指出真正的牧人应该是真正的先知,懂得“说、做、听”
25/06/2015
贝鲁特:反真主党领袖查德,离奇遇害
28/12/2013
教宗指出尊重人权是实现真正和平的条件
12/12/2006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