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2025, 14.45
意大利 - 中国
發送給朋友

梁作禄神父安息:耐心建构对华关系

作者 Gianni Criveller 柯毅霖

宗座外方传教会梁作禄神父在他百岁生日前夕安息,他是文化大革命后与中国天主教徒建立联系的先驱,也是香港教区圣神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之一,该研究中心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天主教会研究方面记录详尽的研究机构。梁神父像利玛窦一样,以友谊和对话,与中国人民传播和平的福音。

米兰(亚洲新闻) - 宗座外方传教会梁作禄(Angelo Lazzarotto)神父于今天 (5月14日) 上午安息,再过一个月就是他的100岁生日。他长期致力于建立天主教与中国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广为人知。梁作禄神父在意大利兰西奥迪莱科的宗座外方传教会的敬老院逝世,他过去几年一直住在那里,一直参与团体生活,致力于祈祷。

梁作禄神父出生于特雷维索省维托里奥威尼托教区的法尔泽迪皮亚韦。他告诉我们:“我在科内利亚诺威尼托上中学的时候就决定成为一名传教士。我曾是天主教进行会的热心成员,他们让我了解了西班牙内战的悲惨事件及其众多殉道者。我还记得我们的宗教老师对墨索里尼(Mussolini)种族法的勇敢谴责。”

1940年6月,他进入特雷维索的宗座外方传教会修院,随后在热那亚的宗座外方传教会神学院读了三年高中。在那里,他遇到了两位曾到过中国并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传教士:阿蒂利奥·加雷(Attilio Garrè)神父和当时的总会长巴明善(Lorenzo Maria Balconi)主教。“这位长上是个严谨的人,身上带着他在中国遭受暴力的痕迹。我们当时对传教事业抱有崇高理想,因此,当我们得知1941年和1942年我们的传教士在该国殉道时,我们怀着敬意迎接了消息。”

他回到特雷维索担任教师,并于1947年12月22日,年仅22岁的他被任命为神父,他被派往罗马修读传教学,在那里他认识了普世博爱运动,这是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灵修源泉,他于1956年抵达香港,他成功地将这一运动引入当地,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香港,他被任命为天主教中心主任,该中心是香港天主教的推动力量。在那里,他结识了致力于天主教信仰在华人世界本土化的伟大知识分子徐诚斌(Francis Hsu),徐于1967 年被任命为香港首位华人主教。同时,1965年,梁作禄加入了宗座外方传教会总参议会。

梁作禄神父是文化大革命后与中国天主教徒建立联系的先驱。他与米兰政治家维托里诺·哥伦布(Vittorino Colombo)和特伦托大学知识分子弗朗哥·德马奇(Franco Demarchi)等知名人士一起,帮助重建天主教会与中国政权之间的对话。

除此以外,他还在意大利主教团和梵蒂冈的传教士培训机构中担任过各种重要的职务,之后于1980年返回香港,与汤汉( John Tong)神父(后来成为主教和枢机)和两位美国玛利诺会传教士共同创办了圣神研究中心,该中心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天主教会文献齐全的研究中心。

梁作禄神父是被戏称为“四人帮”的成员之一,这几位传教士兼汉学家,在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了与天主教会残余在共产主义迫害的黑暗岁月之后的第一次、非常艰难的接触。

这几位天主教传教士包括: 比利时的圣母圣心传教修会韩德力 (Jerome Heyndricks)神父、法国的巴黎外方传教会沙百里(Jean Charbonnier)神父,以及波兰的圣言会马雷凯(Roman Malek)神父。

后者建议在 2010 年出版一本纪念梁作禄神父85岁生日的《纪念文集》(Festschrift)。

该书由德国《华裔学志》出版,收录了28篇国际重要学者的论文和63位世界各国人士签名的贺词。

他的所有书籍名称也都列出,当时数量为417 本。好学不倦的梁作禄神父继续出版书籍、散文和文章,包括有关我们机构和宗座外方传教会杂志《世界与使命》(Mondo e Missione)的文章,因此今天他的著作约有450本。

梁作禄神父也遭受明显的不公平待遇,例如2011年,86岁的他被禁止进入中国,而他原本打算这是最后一次回到他深爱的祖国。但他也以耐心和信念忍受了这种无礼对待。

2015年11月,米兰天主教大学向他颁发了利玛窦奖(Matteo Ricci Prize),利玛窦是梁作禄神父在漫长的岁月中,沿着友谊和对话的道路,向中国人民传播和平福音的人物。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教宗对《禁止集束炸弹条约》正式生效感欣慰
01/08/2010
魏京生: 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22/03/2021 15:17
Bemmulla,缺乏资金:一个废弃的高速公路项目倒塌
14/05/2024 14:41
以色列呼吁在10 月举行新的选举
21/06/2022 12:06
教宗:堂区、学校和体育环境有责任保护儿童
17/11/2021 18:26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