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2008, 00.00
梵蒂冈
發送給朋友

教宗:协同基督,远离那些使人与天主疏远的偶像

在Invalides广场上,教宗本笃十六世向聚集在那里的三十万人指出,圣体圣事是使人类放弃“金钱,权力,财富,甚至知识的渴求”,去追求其人生真正目的的一个方法。教宗邀请年轻人更深的认识他们的圣召,并通过司铎生活来追随基督。今天下午,教宗将前往露德圣母朝圣地。

巴黎(亚洲新闻) - 因着马克思主义的严重影响,致使“人类对宗教态度处于麻木状态”,大力推崇理性主义,认为生活不再需要天主,面对这些现象,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今天声称:基督,圣体圣事,弥撒可以帮助人们从这些“偶像”中解脱出来,这些偶像曾在异教徒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异化势力并将人类的注意力从其真正使命中引开”。正是为了将人类从偶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教宗呼吁年轻人要回应司铎和修会会士圣召的召叫。

在访问法国的第二天,教宗为聚集在Invalides广场上的近三十万人主持了弥撒礼仪:参与弥撒的人数远远超过了预先估计数目,这一事实几乎否定了该国完全受世俗化理念主导之说,法国曾经拥有“教会长女”的称号。

教宗在他的讲道中阐释了金口圣若望纪念日的弥撒读经,金口圣若望是第四世纪最著名的教父之一,他为后人留下的著作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教理,礼仪和神学等方面,直至今天,对东西方教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教宗从保禄宗徒“远离偶像崇拜”(格前 十,14)的邀请出发,解释了什么是偶像:“‘偶像’来自于希腊语的‘肖像’,‘图像’,‘代表’,同时也是来自‘妖怪’,‘假像’”。他补充说:“偶像是一种欺骗,因为它把人从事实中引开,并带向一种只有外表的假的王国里。现在,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诱惑吗?我们现在不是只围绕在这个圈子里行动做事吗”这种偶像引诱我们去回顾不再存在的过去,忘却其弱点;同时也诱导我们去追求还未到来的将来,让人类去相信通过自己的能力可以在人世间实现永远的幸福。...难道金钱,对财富,权力,甚至知识的渴求没有让人类从其真正生活方向中偏离出来吗?”。

本笃十六世还指出,对偶像崇拜的谴责就是对罪恶的谴责,但这并不是对罪人的谴责;相反,人类都是被召去走向真理和皈依;并通过理智去认识天主。但问题是“如何去寻找天主?”。

圣体圣事是我们达到“与基督奥体共融”的一条道路,通过这条道路,我们获得了帮助,可以从偶像崇拜中解脱出来,并认识天主的真正面容:“二十世纪以来,无论是在最不起眼的小教堂里,还是在雄伟的大圣殿或主教座堂里,复活的天主无数次的将自己给予他的子民,根据圣奥斯定的说法,‘他是如此的与我们亲近,以至于超过我们自身内的亲近’(参照 忏悔录 III 六,11)”。此外:“弥撒圣祭邀请我们认清该如何去服从天主圣神,以及如何去辨认邪恶之神”;“只有(在圣体内的基督)会教导我们如何远离偶像,海市蜃楼的思想”。

举行弥撒圣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为信友们和整个世界来说,它就像是一个真理的工具,推动教宗向年轻人发出这样一个呼吁:“你们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将你们的生命奉献给基督!在教会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司铎的职务。为了拯救世界,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弥撒圣祭!亲爱的年轻人或成年人,你们听到了我发出的呼吁,希望你们不要对基督发出的召叫置之不理”。

教宗发出的最后一个邀请是传教的使命,在真理和爱内将信仰带给所有能与我们接近的人们:“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去为那些与我们谈话的人利益去着想?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是否会让我们的思想与天主的圣意达成一致?当我们做事的时候,是否是在传扬那使我们获得生命的爱?”。

教宗结束说:“巴黎和全法国亲爱的信友们,我将你们完全托付给为人类死在十字架上并在逾越节光荣复活的全能慈爱的天主。用圣保禄的话我提醒在这里聆听我教导的善心人士们:你们要逃避崇拜邪神的事,不要停止行善!愿天主圣父护佑你们,并用他荣耀的光辉照耀你们!”。

在弥撒中重发领洗誓愿的时候,也就是宣誓弃绝罪恶,魔鬼,以及相信圣父,圣子和圣神的信仰誓言,这几乎等于是邀请信友们再次坚定地明认自己的使命。

今天下午,教宗将前往露德圣母朝圣地,在那里他将举行圣母发显给伯尔纳德的一百五十周年的隆重庆典。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莫斯科宗主教公署就客机被击落呼吁了解真相的人在天主面前说出真相
23/07/2014
教宗指出真理就是真理、毫无妥协可言
29/08/2012
印度教武装分子:因进行强制性皈依导致所有基督教祈祷中心被关闭
28/08/2019 11:54
教宗对新慕道团:共融、彼此尊重与友爱是传教工作的「基本要素」
01/02/2014
奥里萨邦大屠杀的幸存者:我儿子死了,但我却不会背弃基督
07/02/2020 15:42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