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透过接近受苦的儿童和其家人来做爱德的见证
梵蒂冈(亚洲新闻) - 接近受苦的孩子不只是指那些患病的孩子,也包括那些由于战争,暴力和剥削而受苦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向他们做爱的见证是基督徒应该清楚意识到的一个使命。教宗本笃十六世今天所发表的第十七届世界关注病人日文告(将于二月十一日举行)的主题就是围绕着这些受苦的儿童们。
教宗在文告中特别强调教会“强烈指出每个人生命的绝对和至上的尊严”,这“生命是美好的,即使在脆弱或遭受痛苦的时候,也要让其生活的完满”,尤其要效法耶稣,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生活在疾病所带来的后果中的弱小者,以及那些面对不治之症的人身上,尽管医学技术有了新的进步,关注健康的研究人员和专家们也在不断的努力,但在某些疾病面前还是显得无能为力。战争的冲突导致许多儿童在身体和心灵上受到了伤害,有的儿童沦为成年人无谓仇恨的无辜牺牲品。有些“流浪街头”的孩子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放弃了生活的希望,有些甚至遭到那些侵犯无辜者权利之人的玷污,造成了终身都不能治愈的心理创伤。
教宗接着说,此外,我们也不能忽略那些死于饥饿,缺乏医疗保健的儿童们,以及那些与父母一起离开自己的故乡,流亡在他乡寻找稍微好一点的生活条件的儿童们。来自这些儿童们无声的痛苦呼唤是对全人类,特别是基督信徒提出的一个挑战”。
做爱的见证是“每个基督徒团体生命的一部分”。“但还有更重要的。由于患病儿童的家人也在艰难中承受了痛苦,有时候也不比病人所受的痛苦轻,基督徒团体也不能不关注那些儿子或女儿患病的整个家庭。因着‘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榜样,需要在承受了严重考验之人面前屈膝,向他们提供具体的关怀与帮助。只有通过这种接纳和分担痛苦的方式,才能给予那些拥有患病儿童的家庭以真正的帮助,在他们中缔造一个平静和充满希望的气氛,让他们感觉到在自己周围有一个在同一基督信仰内的兄弟姐妹所形成的庞大家庭”。
此外,耶稣对纳因城哭泣的寡妇(参照 路,七,12-17)和恳切祈祷的雅依洛(参照 路,八,41-56)的怜悯之心都是我们反思的材料。按照耶稣的榜样,我们必须“学着去分担许多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痛苦的家庭所面对的时刻。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慷慨和无私的爱,也就是天主仁慈之爱的反映和象征,他从来不舍弃他那些受苦的子女,相反,总是赐给他们内心丰富的资源和智慧,好使他们有能力应付生活上的困难”。
教宗写到:“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他为我们死在了十字架上,他愿意分担全人类的痛苦。从他为爱而受的苦难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理想的分担儿童和其父母痛苦的榜样。我可敬的前任若望保禄二世在耐心接待病人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末刻,他写到:‘人类的救世主-受苦的仆人在十字架上承担了世世代代一切人类在精神和身体上所受的痛苦,为的是让他们能在爱内找到痛苦的救赎意义和一切疑问的有效答案’(Salvifici doloris, 31)”。
照片上是二零零五年九月三十日本笃十六世在耶稣圣婴儿童医院看望患病儿童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