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西方厌倦了天主,亚洲和非洲正处在关键时刻
梵蒂冈(亚洲新闻)—今天,《罗马观察家报》上全文刊登了正在意大利北部奥斯塔教区度假的教宗本笃十六世,于七月二十五日在访问因特罗德堂区、接见教区神职人员时即席发表的讲话。教宗在讲话中分析了教会在现代世界中的现状,并充分表达了对目前状态(特别是西方局势)的痛心;以及(对非洲和亚洲的)希望。
教宗首先指出,“人们似乎不再需要我们了,我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毫无用处的”。接着,本笃十六世强调,毫无疑问没有现成的秘诀,“我也与同你们一样抱有这样的疑问……,我也为此而痛心”。
在谈到西方世界缺乏圣召问题时,教宗提出了西方思维方式的因素,指出“西方对自身文化感到厌倦了”,甚至认为“已经不再需要天主、不再需要基督了……。人类自己似乎便可以实现一切了……。在此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性主义环境中,一切都是主观的。甚至基督信仰生活也是主观选择了……,不再是生活道路了。为此,……很难相信做献身天主的忠仆了”。
接着,本笃十六世谈到了接见前来述职的亚洲和非洲国家主教时的情景。教宗指出,那里的“圣召不断增加,圣召之丰富甚至没有足够的修道院来接纳那些渴望献身做司铎的青年们”。“诚然,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主教在选择上,应该非常谨慎。……总之,呈现出了对信仰的激情”。
教宗解释说,此类激情主要是因为此类文化“限定于历史的特定时代,也就是传统宗教……不足以满足人们需求的时刻”。本笃十六世接着指出,“传统宗教本身是一种承诺,但是,他们期待着更多的东西。他们期待新的答案,洁净的答案。我们说,他们需要的是蕴涵着美、摆脱了那些不足的和消极的方面的答案。在此过渡时期,他们的文化在历史新时刻面临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基督信仰和伊斯兰,这是历史的回答”。
教宗满怀着“坚信没有天主,世界就无法存在的信念”,本着“耐心”向基督信徒和神职人员们揭示了这一挑战。而教宗所指的天主,是“启示的天主,而绝非普普通通的其他神灵。我们看到了非真天主的神的残酷性,真天主在耶稣基督内,为我们展示了他的真实容颜。这一圣容,为我们承受了苦难;这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爱的圣容。没有实实在在的天主,以基督的容颜展示的天主,世界就会自我毁灭……,人类便会自我毁灭”。
教宗继续要求司铎们“将这一信念同个人结合起来加以深化;深化与上主的关系……”。通过这一“个人的感受……将增长新的圣召。我们在一九六八年的文化危机之后诞生的新一代的身上真正看到了这一点。那时,文化风暴令人感到基督信仰似乎真的过时了”。
教宗还建议司铎们关注团体生活:“如果青年们看到司铎们是孤独的、痛苦的、倦怠的,他们便会想,如果我们的未来是这样,那么还是最好不做这种选择吧。应该努力谋求展示给青年们名副其实的生活共融。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可能的未来,可以生活的未来”。
最后,在回答在场司铎们提出的问题时,本笃十六世再次强调了“教会吸引青年的必要性”。“让青年们发现信仰的美好、发现有天主做朋友的美好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理性的因素,还应得到社会和感情因素的辅佐。……使信仰形成团体,提供生活的场所,各种思想、感情和友谊可以共存的场所……。为此,就应该对我们时代的问题给予十分明智的答案——还需要天主吗?还有相信天主的理由吗?基督只是宗教历史上的一个形象,还是我们所需要的天主的真正容颜?我们是否可以在不认识基督的情况下生活。人们应该懂得,建设生命、未来需要耐心和承受苦难。青年人的生活中少不了十字架;让他们懂得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3/04/2016 17:19
18/11/2020 17:31
05/12/2006
19/08/2021 16:47
26/0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