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2023, 11.58
跨宗教对话
發送給朋友

伊斯兰-基督徒呼吁:‘让我们共同应对移民的现实’

在克罗托内(Crotone) 海难造成数十名遇难者后,由绿洲基金会 (Oasis Foundation)发起,安吉洛·斯科拉枢机(Angelo Scola)、众多来自中东的主教和来自意大利伊斯兰社区的名人担任签署人。本着《人类博爱文件》的精神,呼吁共同承诺“反对驱使人们离开的压迫、民族主义和自私的封闭以及人口贩子的肆无忌惮的行为”。

 

米兰(亚洲新闻)- 今天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对话不能忽视移民问题。这是绿洲基金会(Oasis Foundation)在一艘移民船在意大利克罗托内海岸发生悲惨海难后发出的呼吁中所说的,船上有数十名来自阿富汗和其他国家的受害者,他们从土耳其起航。安吉洛‧斯科拉枢机(Angelo Scola)是米兰荣休总主教和基督徒与穆斯林对话绿洲基金会的发起人,该文本由中东的众多主教和宗座代牧、罗马大清真寺的伊玛目纳迪尔阿卡德(Nader Akkad)和其他意大利伊斯兰社区代表签署。

文本——明确提及 2019 年教宗方济各和爱资哈尔伊玛目艾哈迈德·塔伊布(Ahmad al-Tayyib)在阿布扎比签署的《人类博爱文件》——呼吁基督徒和穆斯林对移民的现实“感到特别感动”。虽然承认宗教当局和信徒的当务之急不是“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以应对移民挑战,但该呼吁呼吁共同承诺“反对离开决定背后的不公正和压迫,反对 民族主义和自私的关闭,并谴责人口贩子和走私者的肆无忌惮的行为”。我们在下面发布全文(此链接上的签名者列表)。

最近一艘移民船在地中海沉没的悲惨事件呼吁每个人都负起责任。由于其复杂性,移民现象需要各种解决方案,同时考虑到有关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但它首先是挑战每个人良知的人类事实。

基督徒和穆斯林尤其会受到这一现实的影响。事实上,大多数试图到达欧洲的移民都是基督宗教或穆斯林信仰的人,他们过境的领土上有大量的基督宗教或穆斯林存在,而他们出发的地方大多是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

近年来,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对话通过出版物和研究、声明和讲座集中在宗教暴力问题上,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认为,移民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有苦难值得同样的关注。个人或机构已经在这一领域采取了许多举措,但联合行动将有助于进一步培养良知,从而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友谊找到更深层次的理由。

为移民带来的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并不是宗教当局以及基督宗教和穆斯林信徒的当务之急。然而,他们可以在人道主义和文化层面进行干预,根据各自传统中所载的价值观,为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做出贡献。正如教宗方济各和爱资哈尔·艾哈迈德·塔伊卜的大伊玛目于 2019 年 2 月 4 日签署的关于人类兄弟情谊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共处的文件中所述,“信仰引导信徒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一个兄弟信仰天主,创造了宇宙、生物和所有人类——因为他的慈悲而平等——信徒被召唤表达这种人类兄弟情谊,保护创造和整个宇宙,支持每一个人,尤其是 最需要和最贫穷的人”。

此外,在通谕《众位弟兄》( Fratelli Tutti) 中,教宗方济各指出移民总是一种连根拔起的经历,因此重申“不移民的权利,即留在自己土地上的权利”。然而,与此同时,他回忆说,许多人“逃离战争、迫害和自然灾害”,而“其他拥有充分权利的人正在为自己和家人寻找机会。 他们梦想着更美好的未来,并希望为实现它创造条件'"。

随着它的展开,移民由几个阶段组成,涉及多个参与者。为了治理它,必须在上游和下游的各个层面同时采取行动:努力消除产生它的原因,从而限制它的范围,同时提供安全的路线和适当的接待和形式。决定离开自己国家的人的融入。

基督徒和穆斯林被呼吁在这些领域中的每一个领域做出贡献,致力于反对通常是决定离开的根源的不公正和压迫,反对阻碍接纳的民族主义和自私的封闭,并谴责不道德的行为靠欺骗移民致富的人口贩子和走私者。

围绕这些问题呼吁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徒动员起来,绝不是为了排除或否认其他宗教传统和信仰的人的贡献,而是旨在确保基督教徒和穆斯林部分共享的精神和道德遗产得到尊重 服务所有人的美好生活。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科伦坡,至少有一万人提前获悉复活节恐袭事件
20/10/2020 16:36
印度间谍机构在巴基斯坦实施定点杀害
19/04/2024 16:05
教宗:对本笃十六世来说,信仰“不是一个需要理解的想法”,而是“一个需要遇到的人”:基督
03/11/2023 16:07
雅加达,新刑法:为旅游业和尊重人权感到担忧
09/12/2022 16:13
以色列前情报局长:参与暗杀苏莱曼尼
21/12/2021 15:55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