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出形象工程努力改善国际形象
北京(亚洲新闻/通讯社)—中国掀起了改善国际形象运动,在海外大力推动文化交流以展示和平大国形象。但近来的调查显示,世界50%的受访者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增长感到忧虑。
中国深知其侵犯人权(关押刘晓波)、中共党员干部腐败泛滥广告所造成的“负面”形象。总之,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北京展示其世界强国形象的野心日益渐强,以便在海外民众中获得好感。
《美中商务》主编吴帆(音译)指出,中国推动文化交流,特别是学术界和大学领域的交流。而中国的宣传首先是通过文化、艺术传播展开的。因为,中国当然无法向世界展示一个缺乏民主、腐败泛滥成灾、不尊重包括公民经济权益在内的各种民权的形象。为此,中国政府在海外发展了六百多所孔子学院,进行文化交流、举办汉语讲座等各种活动。
但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八千多人中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与二OO五年的结果相比,世界各地越来越不看好中国的经济增长。
的确,就世界范围而言,5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积极的、33%的人认为是消极的。
但是,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和意大利等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反感增加。其中原因,不乏各国经济冲突增长。世界经济低靡之际,各国都努力保护本国企业免遭中国产品入侵。
而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好感增加。特别是尼日利亚(支持率达82%)、肯尼亚(支持率达77%)。分析家指出,非洲普遍将中国视为援助其发展的机遇。但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中国仅购买非洲的能源和原材料,常常以中国公司和企业自己开发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交换。中国开采煤矿,但象剥削中国矿工一样剥削非洲工人;用其廉价产品肆无忌惮地扼杀地方刚刚诞生的工业。
许多看好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中,也有许多人持此类观点。
“中国在对它国的贸易领域往来中的做法是否公正”一问的回答,足以证明这一点。日本、韩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受访者中,50%的人指北京“不公”;美国45%,仅24%认为是“公道的”。
北京还组织了中共领导干部学习如何有效地向外籍媒体展示友好和正面形象。
但专家指出,讨好他人不如拿出实际行动。人们指出,今年二月和三月,因害怕人们走上街头示威,警方在北京、上海逮捕了部分外籍记者。
而中国推出的改善形象工程仅对国外而不对国内。美国网络刊物《北京之春》主编胡平告诉自由亚洲广播电台,北京旨在加强封杀,特别是对互联网的封杀、加强对公众舆论的监控,铲除各种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