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国人宗教活动增设新限制
当局已公布将于5月1日起施行的《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境内外国人被要求“尊重中国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并遵守党的指示。外国人和中国人不得参加同一场宗教庆祝活动,外国人从国外携带“个人使用”的书籍数量也受到限制。额外严格的控制才是中国化的真面目。
米兰(亚洲新闻)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宗教部门”国家宗教事务局”昨天发布了一套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将于2025年5月1日施行,进一步限制外国人在中国的宗教活动。
《细则》共38条,明确规定了各教派外国人在中国应遵守的事项。境内外国人如果想信奉宗教,必须向有关当局申请许可,并遵守党制定的规则,承认中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似乎这还不够清楚,国家宗教局的新规定将习近平(Xi Jinping)主席为中国所有宗教制定的“中国化”原则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尽管融入中国社会和文化是理想的目标,但中国当局真正关心的只是对宗教团体内部活动的控制。寺庙、清真寺和教堂内不得发生任何事,除非党要求这样做。
正当习近平和他的政府竭尽全力拉拢大型跨国公司负责人到北京,以鼓励外商投资,重振经济增长之际,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新指导方针却要求一切形式的宗教表达,即使是外国人的,也必须中国化。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中国与世界交汇的城市上海教区的网站昨天率先发布了新规定。
当然,中国对外国人的宗教活动也不是没有任何控制。当然没有必要专门制定法规来规定外国宗教人士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但新规定还有更进一步的措施。
第五条规定:“境内外国人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规章,尊重中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接受中国政府依法管理。”
这意味着“不得利用宗教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不得违背中国的公序良俗”。
《细则》明确规定,任何宗教活动,即使是在中国的外国人,也只能在“官方”礼拜场所内进行,如果由于某个地方没有实际可行的宗教活动场所,则只能在获得党控制的适当当局的许可后,按照适当的程序进行。
实际上,这意味着天主教徒被明确禁止与“地下”天主教团体或那些出于良心拒绝加入爱国会的神父有任何接触。
第十条规定,即使在“官方”教堂和寺庙,外国人的宗教活动“也必须由中国宗教人士主持”。只有“确需由外国人主持宗教活动”时,应当向当地国家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然而,第16条规定了严格的分离。 除中国宗教团体为在中国的外国人组织集体宗教活动外,”境内外国人举行的集体宗教活动,仅限于境内外国人参加”。
《细则》也对来华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外国宗教人士的活动进行规范。这些交流不仅必须得到党的授权,第21条也规定,任何获准入境的人不得发表”敌视中国的言行”,不得持有”宗教极端思想倾向”,以及不得”干涉中国的宗教事务”等。
新规定以官僚主义的精确性甚至规定了外国客人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可以携带多少本供个人使用的宗教主题书籍和视听材料(每人每次十册)。
必须获得当局的许可才能允许更多材料进入,更不用说传播它了
第26条也规定,“外国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擅自招收以培养宗教教职人员为目的的留学人员”。
最后,第29条列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在中国的任何外国人的宗教禁令。这些行为包括干涉宗教团体的活动、举行未经授权的会议或布道、“在中国公民中发展宗教教徒”、出版宗教书籍或其他材料、接受中国个人或组织的捐赠、在网路上进行宗教活动。
这一切的要点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没有任何宗教表达方式不受党的控制,即使是外国人也是如此,因为包括天主教会在内的中国所有宗教都必须接受自治和自我管理。
明显地,天主教会的普世性可以继续作为一种通用的理想参考,但前提是完全服从国家政治指令,而服从中国政府的意愿则变得越来越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