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穆斯林青年在耶路撒冷教堂,讲述马赛克画像故事
耶路撒冷(亚洲新闻) -在耶路撒冷,一位年轻穆斯林教授的努力之下,橄榄山的革责马尼圣殿的马赛克画,已成为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的桥梁。
一位来自白冷的巴勒斯坦人哈立德·哈姆丹(Khalid Hamdan)拥有一个艺术史学位,并担任保管圣地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几年来,该会推动一个马赛克恢复工程计划,有六位年轻的巴勒斯坦人负责,他们来自耶里哥马赛克中心,在修复革责马尼圣殿的拱形圆顶。
哈立德对《亚洲新闻》说,他热爱艺术和圣殿马赛克之美,这驱使他探索巴勒斯坦古代宗教的传统。他说:「为了要一起居住,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必须互相认识,这是当地人唯一对话沟通的途径。」有了这个愿望,自去年11月起,他说,在东耶路撒冷的革责马尼圣殿,又称为「民族圣殿」,向大多数是穆斯林的学童解释,马赛克艺术及其装饰功能。哈立德说:「在学校,学生很少机会知道圣地其他宗教的传统。」穆斯林学者中,大部分从未进入基督徒教堂。他说:「有人认为有些圣堂是公共场所,人人都可前往参观。教堂和清真寺走在一起几个世纪了。」
到现在为止,哈立德带领过12间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穆斯林,到革责马尼圣殿参观。他解释说:「我们展开这项目,揭示和解释教堂的马赛克故事,目的是要让人知道,那些地方和传统已经存在几个世纪,而且一直与耶路撒冷居民一起居住。」
在圣地,人们操多种语言。基督徒和穆斯林都说阿拉伯语;外国人操英语、犹太人说希伯来语语言或它们属于哪个民族。学校通常会按宗教或语言上的线条被划分,很多犹太儿童不懂或略懂阿拉伯语;同时,许多年轻的阿拉伯人,不懂希伯来文。
再者,这是一种隔离政策,由政府鼓吹分裂和冲突所形成。哈立德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当我十几岁时,曾在耶路撒冷一间酒店接待处当服务员,他时常对犹太人产生很多疑问。我的同事告诉我,他们从来对待我们很差。我略懂希伯来文,并试图与他们沟通。我关注他们的文化,这也是我的文化,他们感到惊奇,他们开始以不同的目光来看我。」
借着哈立德的努力,学童了解到他们文化的起源。目前,随着时间的推移,住在圣地的三个民族(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之间和解的工具。他解释说:「我们彼此住在旁边,我们不能无视对方。政府才是那些想要口这结果,及分裂,主要是意识型态。
以下有一视频,是方济会媒体中心制作,关于民族大殿的修复工程,点击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