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2025, 14.12
黎巴嫩
發送給朋友

黎巴嫩教会:内战50年后的“记忆净化”

作者 Fady Noun

这是在冲突周年纪念日发出的呼吁,该冲突的结束日期尚未确定。马龙尼礼教会准备成立一个智者委员会,旨在克服“冲突和健忘症”。若望保禄二世在针对黎巴嫩的宗座劝谕中也提出了警告,目前该劝谕仍有待实施。雪松之国作为叙利亚和伊朗的“卫星国”已经太久了。

贝鲁特(亚洲新闻) - 4月13日圣枝主日之际,黎巴嫩“雪松之国”纪念了1975年同一天爆发内战五十周年。这场冲突面面俱到,直到1990年才结束。值此之际,黎巴嫩各大媒体对这个重要的周年纪念日进行了评论,试图提高公众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驱散这场战争。阿萨德·查夫塔里(Assaad Chaftari)是一位回归信仰的战士,也是著名自传《即使我的声音颤抖,也要直面真相》的作者。他对这个周年纪念日评论道:“我们有一个日期来纪念战争的开始,但我们仍然缺少一个日期来纪念它的结束。”在这方面,4月12日,马龙尼礼教会重新启动了若望保禄二世宗座劝谕《黎巴嫩的新希望》(1997年)中预见的项目。其中包括在造成20万人死亡和失踪的冲突之后进行“记忆净化”的请求。

该项目的重新启动是在马龙尼礼宗主教拉伊枢机主持的一次会议上进行的,有25名黎巴嫩基督教议员出席了此次会议。代表宗主教、巴特龙教区的Mounir Khairallah主教解释了唤醒民族和社区意识的必要性;同时,主教宣布成立主教委员会,由贝鲁特荣休主教布洛斯·马塔尔(Boulos Matar)主持。该委员会将负责建立一个由智者组成的多社区委员会,负责指导这一倡议。

遗憾的是,不得不说,雪松之国把自觉承担内战责任这一紧迫任务推迟了28年。这一进程无疑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由于黎巴嫩先被叙利亚“卫星化”,然后又被伊朗“卫星化”,黎巴嫩成为其附庸国。事实上,不应忘记,内战(1975年至1990年之间)结束后,1991年的大赦法强制实行了一种官方遗忘制度;该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当时加入“叙利亚和平”的社区主要领导人免遭起诉。

尽管有这些保留意见,近东神学院(Nest)院长马丁·阿卡德(Martin Akkad)认为,“教会的做法是不够的,因为当公众舆论听到教会与政治精英之间的对话时,它不再做出反应。我们必须让民间社会参与到这一进程中。他希望,我们远离精英主义,让我们将我们的经验服务于这一对话。”此外,阿卡德本人于2019年发起了“Cénacle Mémoire et Avenir”活动,定期组织有关该主题的会议辩论。

内战可以避免吗?国家元首约瑟夫·奥恩(Joseph Aoun)在4月12日向全国发表的讲话中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没有回答。当然,战争以《塔伊夫协议》告终,该协议包含重要的妥协和必要的宪法修改。但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能否通过对话,而不是诉诸战争、破坏和战斗来实现这些改革?总统问道。然而,只有对暴力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并从中吸取足够的教训,才能回答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对于黎巴嫩历史协会主席、历史学家纳伊拉·哈马德(Nayla Hamadé)来说,黎巴嫩人的记忆要“净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官方表示情况仍不确定。有些人认为“这是别人在我们国土上发动的战争”。纳伊拉·哈马德则做出了决定:“我们必须说服自己,这是一场内战。这是对我们的行为负责的唯一方法。”这位学者警告说,当一枚手榴弹落在她乘坐的巴克莱恩(Chouf)公共汽车附近时,她面临被炸死的危险。

该女子回忆说,当时爆炸造成三人死亡。那是1979年,也就是所谓的“解放战争”期间米歇尔·奥恩将军及其麾下陆军旅正在叙利亚执行任务。《贝鲁特,1975年4月13日——尸检》(荣获2024年法国-黎巴嫩文学奖)一书的作者马尔万·沙因认为:“研究记忆需要两件事:记录事实,并考虑每个群体的记忆。”即便如此,他补充道:“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并且出现了新的进展。”新的目击者首次站出来说话,其中包括两名目击事件的卡塔布成员和一名在遭到机枪扫射的巴士上的巴勒斯坦人(共计27人死亡)。此外,(照片中)那辆已成为象征的巴士已驶入博物馆(位于切卡附近的尼波博物馆)。”他总结道:“然而,与此同时,又发生了许多新的战争和许多新的失忆症…”。净化记忆的工作永远不会完美完成,必须为了真正的和平而不断恢复。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奥里萨邦,圣若瑟主教座堂成立50周年庆典(视频)
12/11/2019 15:35
班德拉,帕特里夏及辛姿娅修女欢庆奉献生活50周年(图)
19/08/2019 13:42
孟加拉基督教协会,服务受迫害的少数民族逾50年
08/10/2019 12:40
国际社会立即干预圣地局势
24/11/2004
孔德鲁谢维奇总主教:世界需要智者和圣人,而不是革命者
10/03/2021 14:18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