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没有根基或者罔顾根基的人民,是得病的人民”
“找回自己根基的男女人们,忠于自己归属的人们,他们是在喜乐中的男女,这喜乐是他们的力量。”“背井离乡者的乡愁”,是“远离故园的人们希望回返”。
梵蒂冈(亚洲新闻)— “没有根基或者罔顾根基的人民,是得病的人民”。“一个没有根基、遗忘自己根基的人,是得病的人”,责备“心理上的自我放逐,这是非常有害的”。教宗方济各今日上午在圣玛尔大之家(Casa santa Marta)主持晨间弥撒,在阐释今日读经一的《乃赫米雅》经文时教宗说了这些话。这段经文讲述了“一场盛大的礼仪”:人们聚集在耶路撒冷的水门前。当时是一段持续了七十多年历史的尾声,也就是充军巴比伦的历史,因此是一段上帝子民们的血泪历史。
波斯王灭了古巴比伦王朝之后,波斯王亚达薛西(Artaserse)看到他的侍从乃赫米雅(Neemia)在倒酒时愁眉不展,就跟他说话,乃赫米雅表达了他希望回到耶路撒冷的愿望,他“痛哭”,他“思乡心切”。
教宗回忆起《圣咏集》里的诗歌“當我們坐在巴比倫河畔,一想起熙雍即淚流滿面”。他们不能唱歌,他们的琴弦高挂在柳树上,但他们不愿遗忘。这是“背井离乡者的乡愁”,是“远离故园的人们希望回返”。教宗方济各还提醒合唱团在弥撒末尾唱一曲”Ma se ghe penso”,“就如同惦记所有那些希望身在此处——在教宗的弥撒上——然而却在远方背井离乡的移民们”。
乃赫米雅准备“回家并带领他的人民回到耶路撒冷”。这是一段“艰难的路程”,因为他“必须说服很多人”,并带上重建城市、城墙和圣殿的东西,然而“首要一点是这是重新找回人民根基的一段路程”。在异乡多年,根基“被削弱了”但并没有遗失。教宗说,重回根基“意味着重新找到人民的归属”。“没有根基,就没有生命:没有根基或者罔顾根基的人民,是得病的人民”。“一个没有根基、遗忘自己根基的人,是得病的人。重新找到和发现自己的根基,获取前行的力量,开花结果的力量,就如同诗人描述的那样,‘开花的力量’,因为‘树木盛开的花来自地底的根’。这就是我们的根基与我们可以行善之间的关系。”
教宗方济各又补充道,在这一历程中有“许多抗拒”,“做不到”,“有困难”。“心有抗拒的是那些宁愿放逐的人,没有身体上的放逐,就是精神上的放逐:远离团体和社会的自我放逐,他们宁愿成为没有根基、被连根拔起的人。我们应该多想想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放逐,这是非常有害的。它夺去我们的根基,夺去我们的归属。”
但是人民仍然继续前行,总有一天会完成重建。那时,人民聚集起来“重回根基”,也就是聆听厄斯德拉經師宣读的天主的话语。人民都哭泣起来,但这一次却不是巴比伦的哭泣,“这是喜悦的哭泣,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根基和归属而喜极而泣”。读经结束之后,乃赫米雅邀请人们一起欢庆,这是找到根基的人们的喜悦庆祝。“找回自己根基的男女人们,忠于自己归属的人们,他们是在喜乐中的男女,这喜乐是他们的力量。从悲哀的哭泣到喜悦的哭泣,从远离根基的软弱的哭泣,到有了归属感的哭泣:‘我回家了’。我回家了!”
教宗邀请信友们仔细读读今日读经一的《乃赫米雅》第八章,并自我省问是不是“遗忘了对天主的记忆”,问自己是愿意走上重归根基的路程、还是宁愿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精神放逐。最后,方济各说,“如果害怕哭”,那也“害怕笑”,因为当为悲伤而哭泣时,过后将为喜悦而哭泣。因此,我们要祈求天主赐给我们“悔罪的哭泣”,“为我们的罪过悲哀”,但也要赐给我们喜悦的哭泣,因为“天主宽恕了我们,祂为我们的生命做了给予祂的子民同样的事”。因此,我们要祈求天主赐福,让我们走上重新找回根基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