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多少次我们对需要帮助的人表现出不耐烦
周三例行公开接见中,教宗强调了耶稣为有需要的人“服务”、“把祂的慈悲分给所有遇到的人”、将他们聚集成一个新子民。“今天,也有许多人因为身体或者其它原因的缺陷受到排斥”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多少次,当我们看到街上的许多人、有需要的人、病人、没有吃的人时我们会感到不耐烦。多少次,当我们面对那些难民或者逃亡的人时感到不耐烦”。而福音揭示了耶稣为有需要的人“服务”。耶稣“把祂的慈悲分给所有遇到的人”、将他们聚集成一个新子民,这新子民有能力认出需要得到援助和安慰的人。“今天,也有许多人因为身体或者其它原因的缺陷受到排斥”。这是今天教宗方济各在周三例行公开接见中围绕耶稣为耶里哥的盲人复明一段讲解的要理。
教宗向在场的三万多名世界各国朝圣者指出,“今天,我们领会这一迹象的意义,因为也是直接涉及到我们的。《路加福音》说,‘耶稣将近耶里哥时,有一个瞎子坐在路旁讨饭’(18,35)。那时——其实直到不久前也同样,瞎子只能靠乞讨为生。这名盲人的形象代表了许多因为身体或者其它原因的缺陷受到排斥的人,今天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被人群隔离开,坐在路边乞讨,人们从他身边经过想着自己的事……、还有其它许多事。街道是人们相遇的地方,对他来说却是被孤立的场所。过往人流如织,……但他却孤身一人”。
“被排斥者的形象是令人痛心的,特别是在耶里哥,这座沙漠中美丽辉煌的绿洲。我们知道,以色列子民结束流亡从埃及出逃后就来到了耶里哥:这座城市代表了进入许地的大门。我们牢记梅瑟那时说的话——‘如果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地内的一座城里,在你中间有了一个穷人,又是你的兄弟,对这穷苦的兄弟,你不可心硬,不可袖手旁观……。既然在这地上总少不了穷人,为此我吩咐你说:对你地区内困苦贫穷的兄弟,你应大方地伸出援助之手’(申15,7、11)。天主的法律要求我们和福音中描述的场面的鲜明反差是十分刺耳的:盲人向着耶稣祈求时,人们却埋怨他让他闭嘴。他们丝毫不同情他,相反甚至厌烦他的喊叫。冷漠和敌视使人失明、失聪,妨碍人们看到兄弟姐妹、无法在他们身上认出上主。我们还特别注意到十分有趣的一点。福音作者表示,人群中有人对盲人说出了所有人想说的:‘是纳匝肋人耶稣经过’(37)。耶稣经过所采用的动词和《出谷纪》中挽救以色列子民逃离埃及土地的天使经过的动词是一样的(参见12,23)。这是逾越的‘经过’、是解放的开始。所以,就像是向盲人宣讲了逾越。但盲人没有被吓倒,而是多次向耶稣呼喊、认出了祂是达味之子、期待已久的默西亚。按照依撒意亚先知的记载,祂要让瞎子的眼睛明朗(参见依35,5)。不同于人群,瞎子用信仰的眼光去看。得益于这信德,他的祈求发挥了巨大的效果。事实上,听到他的呼喊后,‘耶稣站住,叫人把他带到自己跟前来’(40)。由此,耶稣把瞎子带离了街边、把他放到了门徒和人群关注的中心。由此,实现了双重的过渡。第一:人们曾向盲人宣告了喜讯,但却对此无动于衷;现在,耶稣要求他们所有人都充分意识到宣讲的喜讯要把被排斥的人放在自己道路的中心。第二:盲人一度是看不见的,但信仰为他开启了救恩之路、他置身于那些走上街头要看耶稣的人中间。上主的经过是与慈悲相遇,把所有聚集在祂周围的人结合起来,使他们认出需要帮助、安慰的人”。
“耶稣对盲人讲话、问他——‘你愿意我给你做什么’(41)。耶稣的话令人印象深刻:现在面对瞎子的天主子是谦卑的仆人。天主屈尊就卑服侍罪人。盲人回答耶稣时不再称祂是‘达味之子’了,而是‘主’,这是教会从一开始就对复活耶稣的称谓。盲人要求能够重新看见、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你看见罢!你的信德救了你’(42)。他在呼求耶稣、绝对要与祂相遇时,展示出了自己的信德。他因此而得到了救恩的恩典。得益于信德,现在他能看见了,特别是感到被耶稣爱。为此,这段记载的最后是‘他立刻看见了,遂跟随着耶稣,光荣天主’(43):他成为门徒,走在上主的身后、进入了祂的团体。凡是那些想让他住嘴的人,现在高声见证他与纳匝勒的耶稣的相遇——‘所有的百姓见了,也都颂扬天主’(43)。第二个奇迹出现了:盲人的经历使其他人也终于看见了。同一光明照耀了所有在赞美的祈祷中聚集在一起的人。由此,耶稣把祂的慈悲给了所有与祂遇到的人:召叫他们、聚集他们、治愈他们、光照他们,创造了祂的新子民,这子民欢庆祂慈悲之爱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