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2024, 17.13
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
發送給朋友

加沙罗曼内利神父:‘担心黎巴嫩局势升级。这里每天还有人死亡’

作者 Dario Salvi

对于拉丁礼小团体的本堂神父来说,向北的扩张使“人们认为不幸的是战争不会很快结束”。自冲突开始以来,加沙地带的儿童遭到“屠杀”,已有16000多人死亡(总人数超过41000人)。其中一项优先事项是确保在教堂内的临时教室里进行教育,“以免错过这一年”。10月7日是祈祷和禁食和平的日子:“这里的许多人只是希望结束暴力”。

米兰(亚洲新闻) - 随着北部战线的开辟、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实施陆地入侵、伊朗发射导弹,加沙地带的基督教团体“正在忐忑不安中经历冲突扩大”。所有因素都表明局势进一步升级。拉丁礼圣家教堂本堂神父罗曼内利(Gabriel Romanelli)在凌晨主持弥撒结束时在电话采访中告诉《亚洲新闻》的。神父继续说道:“不幸的是,所有这些因素让我们认为战争不会很快结束,整个地区的局势正在恶化,甚至在这里(在加沙地带)每天都有数十人死亡、受伤和发生枪击事件和爆炸”。

连日来,国际外交的注意力集中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哈桑·纳斯鲁拉被杀后,真主党与犹太国家武装部队(IDF)之间的冲突加剧。真主党领袖之死引发了德黑兰的报复,向以色列发射了至少180枚导弹,这对以色列造成的损害程度保密,并威胁通过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对伊斯兰共和国做出严厉回应。

紧张局势和暴力使外交道路与休战的希望日益遥远,为此,教宗方济各(以及在此之前的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已将10月7日定为祈祷和禁食日。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标志着哈马斯从加沙地带越过边境向犹太国家发动恐怖袭击一周年,这次袭击造成近1200人死亡,并撕开了极端主义运动手中人质的伤口。这一行动利用了以色列的安全缺陷,作为回应,以色列发动了一场血腥的军事行动,在一年内造成超过41000人死亡。“其中——罗曼内利神父强调——至少有16000名儿童”。

圣言会神父继续说道,“10月7日,我们将从清晨开始敬拜,然后将教堂留给孩子们上课用[礼拜场所也被用作教室,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可用空间,编辑]。放学后,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再次开始朝拜,持续五个小时,然后我们将为和平诵念玫瑰经,并将晚上的弥撒献给圣母玛利亚,进行忏悔和禁食”。

罗曼内利神父说到,“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很少听到军队无人机和救济的声音。这几个月以来,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它的噪音。然而,爆炸、战斗机轰炸依然存在,战争仍在继续,人们活在痛苦之中,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伊朗袭击当天,一群35人从南部欲返回加沙城,被以色列军方击毙[禁止穿越加沙地带南北走廊],仅被击落因为他们正试图返回家园”。他警告说,死亡人数已经“变成了冰冷的东西,但每一次暴力死亡总是一场悲剧,背后有一个家庭在受苦,而战争只会让这种情况变得更糟”。

自从他回到教区,经历了耶路撒冷和白冷几个月的冲突后,因为他无法返回,罗曼内利神父试图“与副本堂优素福(Youssef)神父合作,恢复使徒活动”:崇拜、为整个社区主持弥撒、阿拉伯语圣咏、讲道、与平信徒和宗教人士社区诵念玫瑰经、儿童和青少年演讲期间产生的倡议,甚至是家庭游戏。他继续说,通过天主教协会开展社会心理活动,然后在拉丁礼宗主教区和马耳他骑士团的帮助下进行物资分配”。

尽管由于缺电、基础设施遭到破坏、陷入深重困难和需要而造成日常困难,但首要任务仍然是保障青少年的教育,使他们不会错过2023/24学年:他说:“我们已经为教区基督教难民家庭的孩子们恢复上课,第一次考试将在大约十天后开始,而年终考试则安排在一个半月后进行。有五个主要科目:阿拉伯语、英语、数学、科学和宗教”。他补充道:“课程在早上进行,我们还建立了道成肉身修会修女的小修院作为临时学校,甚至厨房有时也被用作教室和教堂本身。我们在花园里搭建了三间带有临时塑料屋顶的小屋…今天总共至少有185名孩子能够继续学习”。

面对冲突扩大的前景,基督徒群体中的一些人关注并参与其中,而另一些人则在“人们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普遍不信任气氛中普遍存在疏离感,解释说教区神父。他强调说:“我认识许多爱好和平的人,他们厌倦了战争,甚至不怀怨恨,因为他们说自己没有力量,他们只是想结束暴力。就像我们支持和平理想的基督徒一样,我们成千上万的穆斯林邻居也渴望和平,希望最终能重建加沙,这是一座被毁坏的城市”。

神父最后向教宗方济各表示感谢,他从未忘记加沙地带,“几乎每天都向我们发送他的祝福,向孩子们致意”。在国际社会层面,面对“生活在难以形容的人道主义条件下”的230万人的痛苦,似乎普遍表现出冷漠或无能为力。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