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2024, 12.14
东方之门
發送給朋友

以色列实施“磷”爆炸,贝鲁特欲向联合国申诉

作者 Fady Noun

尽管犹太国家予以否认,但亲人权协会和实地观察员记录了在针对真主党的袭击中的使用,特别是针对平民目标和农田。雪松之国准备向联合国提交申诉。国际特赦组织称这些袭击事件“令人震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贝鲁特(亚洲新闻) - 国际刑事法院(ICC)已经确定,以色列军队在加沙针对哈马斯的冲突中的一系列行动可被定性为战争罪。国际特赦组织和人权观察,以及当地众多其他可靠消息来源和团体,无论是个人还是协会,都在关注真主党与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南部边境发生的冲突——迄今为止,这场冲突已造成375人死亡,超过1500人受伤。其中有大量关于使用白磷弹药对平民、农田和森林地区实施爆炸的证词。

在10月7日“阿克萨洪水”行动以及次日(10月8日)真主党从南部边境发动支持哈马斯的战争几天后,这些爆炸事件便开始了。不幸的是,敌对行动在水果和橄榄收获季节开始,剥夺了数十名农民的主要资源,并导致无法进入一些主要的农业区域和地区。黎巴嫩经济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相关地区土壤肥沃,种植条件理想,全国22%的水果和柑橘类水果、38%的橄榄生产都集中在这些地区。因此,可以想象经济和内部生产的损失。

农业产量减少、土壤贫瘠、侵蚀风险增加、对生物体的威胁。根据专家的报告,这些只是使用白磷的一些主要但持久影响。一旦该物质到达河流和含水层,就会影响饮水的人们。此外,如果用于灌溉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当地农作物和牲畜就会立即受到这种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白磷的传播可能使当地食物链的安全面临风险。同时,土壤净化是可行的,但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结果也不确定。

受影响人群

据国际特赦组织称,对平民目标使用此类火箭和炸弹标志着10月10日至16日期间战争的第一阶段。随后,10月16日至17日夜间,Dhayra村发生了爆炸,该活动组织和当地媒体对此进行了详细记录。这是一次无理由袭击,造成至少9人受伤,平民财产受损。Dhayra是一个逊尼派村庄,距离边境约一百米。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时,该地区被一分为二:该地区的一些居民仍有亲戚住在以色列一侧的村庄,该村庄现已更名为阿拉伯阿尔阿拉姆谢(Arab Al-Aramshe)。

Dhayra村村民将10月16日至17日之间的夜晚称为“黑夜”,先前遭受以色列军队发射的白磷炸弹严重袭击的整个地区都被完全疏散,无论当地居民有多少。据黎巴嫩村庄村长阿卜杜拉·加里卜称,袭击于10月16日下午四点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

第一位村民说道,“令人作呕的气味和巨大的蘑菇云覆盖了整个城市,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前方五六米以外的地方。人们开始疯狂逃离家园”。“两天后,当一些人返回时,他们的房子仍在燃烧。爆炸发生几周后,加里布市长解释说,即使在今天,我们仍能发现拳头大小的遗骸,如果暴露在空气中,这些遗骸会再次发光”,这说明情况持续危急。

提尔地区黎巴嫩-意大利医院的急诊室医生海萨姆·尼斯尔(Haitham Nisr)医生告诉国际特赦组织,10月16日至17日,医疗队救治了来自达伊拉、亚林和马尔瓦欣镇的9人。他认为,该地区需要医疗护理的居民持续出现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原因是吸入了地面爆炸装置留下的白磷烟雾。国际特赦组织中东和北非区域副主任阿亚·马吉祖布(Aya Majzoub)分享并重新提出了一项指控,称“以色列军队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白磷,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令人震惊”。

很难判刑

临时环境部长纳赛尔·亚辛(Nasser Yassine)认为,除了对平民的袭击之外,对植被和农田造成的破坏也属于“焦土政策”的一部分。这位黎巴嫩政客认为,以色列的目标是对环境造成破坏,这就是为什么雪松之国打算针对这些“国际法禁止的侵略行为”提出“有据可查的申诉”。然而,即使国际法上有机制和保护,同时在实践中也很难适用,也很难转化为具体行动。

对此,2006年战争后曾在黎巴嫩南部联合国工作过的利摩日大学研究员夏洛特·图佐-法德尔(Charlotte Touzot-Fadel)强调,“必须证明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和持久的损害”。从这个角度来看,适用“累积且不可逆转”的标准原则,而在法律层面上证明这一点往往是“复杂的”。她继续说道,“2006年漏油事件后,联合国批准了针对以色列的决议,但没有具体实施”。这位环境和法律专家强调,“即使是象征性的谴责也足够了”,即使尽管有现有的监管和法律规定,环境法“只有在和平时期才真正适用”。

《东方之门》是《亚洲新闻》的中东专讯。 如欲每周二透过电子邮件收到它,请在此订阅电子报。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