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开接见:‘别忘记巴勒斯坦流离失所者’
在保禄六世大厅中显得很冷静的方济各,再次将自己的想法转向了“受战争之苦”的国家,并提到了约旦。对于波兰朝圣者,他邀请他们为贫穷和冲突国家的献身者祈祷:对许多人来说,他们是“天主永远记得他们的证明”。国务院官员宣读的圣母访亲讲道:《圣母赞主曲》:对信仰、希望和喜乐的赞美。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 - “我们惦记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民”。这是患上感冒的教宗方济各今天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举行的星期三公开接见中,在 5,000 多名信徒面前发表的微弱讲话。
他发表上述言论的背景是,当内塔尼亚胡( Netanyahu)昨晚访问美国时,特朗普宣称,加沙走廊的巴勒斯坦人将被转移到埃及和约旦,从而可能成为“中东的里维埃拉”。
教宗对说意大利语的朝圣者说:“让我们想想那些遭受战争的国家:饱受战争折磨的乌克兰、以色列、约旦,” “让我们为他们祈祷。”
相反,他透过国务院官员的话向讲波兰语的朝圣者发表讲话,邀请他们为那些在贫穷和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特别是在乌克兰、中东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执行职务的神父和献身者祈祷”。
他强调,他们的事工对许多人来说“证明天主一直记得他们”。最后,向年轻人、病人、老年人和新婚夫妇表达慰问。邀请他们接受圣保禄的劝诫:“我鼓励你们在希望中喜乐,在患难中坚强,在祈祷中坚持不懈,关心弟兄姊妹的需要。
“我想道歉,因为患了重感冒,说话有点困难,所以我请我的兄弟朗读教理讲授。”在接见开始时,教宗用不同的语言聆听了福音书的参考段落 - 圣史路加讲述的圣母访亲情节(路加福音 1:39-42)之后,将教理讲授的阅读交给了皮尔路易吉·吉罗利神父(Pierluigi Giroli)。该文本是禧年冥想系列的一部分,题为“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今天的主题是“那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路 1:45)。圣母访亲和圣母赞主曲。
“圣母玛利亚探访圣依撒伯尔;但最重要的是,耶稣在母亲的子宫里探望了他的人民。教宗这样总结圣母访亲事件,其中玛利亚“匆忙”出发,毫无畏惧。吉罗利补充:“玛利亚的这个年轻女儿没有选择保护自己免受世界的侵害,不惧怕他人的危险和评判,而是走出去与他人见面。 ”
正是爱的力量激发了自然的运动:“当我们感受到爱时,我们会体验到一种让爱循环的力量;正如宗徒保禄所说“基督的爱催迫着我们”(格林多后书 5:14),它推动着我们,感动着我们。这是玛利亚在帮助表妹并分享对天主“无所不能并希望他能实现诺言”的信仰时所感受到的动力。
两名女子的相遇引发了“令人惊讶的冲击”。吉罗利神父补充说:“向依撒伯尔问好的人‘充满恩宠’的声音激发了这位老妇人腹中孩子的预言。”
“玛利亚不谈论自己,而是谈论天主,她高唱充满信仰、希望和喜悦的赞歌,这首颂歌在每天晚祷时都会在教堂里回荡:圣母赞主曲。这是一种发自‘卑微的仆人’内心的赞美,是一种代表‘纪念’的赞美。 “它与圣经的共鸣交织在一起,表明玛利亚不想‘以合唱团唱出’的歌曲,而是想与父亲们保持一致,高举她对谦卑者的同情。 ”
《圣母赞主曲》是一首“救赎之歌”,其背景是以色列从埃及解放出来。皮尔路易吉·吉罗利神父说:“这些动词都是过去时,充满了爱的记忆,用信仰照亮现在,用希望照亮未来:玛利亚歌颂过去的恩典,但她是当代的女人,她的子宫里孕育着未来。”
第一部分赞美“天主在玛利亚身上的行为”。第二篇深入探讨了“天父在其孩子们的历史宏观世界中所做的工作”。 他总结说:“今天,让我们祈求主赐给我们恩宠,让我们知道如何等待祂所有承诺的实现;并帮助我们欢迎玛利亚来到我们的生活。”
13/12/2007
18/11/2020 17:31
05/12/2006
21/06/2012
25/0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