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017, 20.29
圣地
發送給朋友

圣地守护人的八百周年:圣方济各灵感“萌发的种子”

遵循圣人方济各的教诲,投身入“没有争执和纷扰”的宣道生活。保护神圣的遗址和圣堂、支持当地基督徒社区、扶助需要帮助的人。圣方济会的修士们不惧危险留在叙利亚帮助受苦的人。基督徒与圣地“多数派宗教”之间的对话。

耶路撒冷(亚洲新闻)— 今年是方济各小兄弟会抵达圣地800周年。800年来,他们持续不断的存在奉献给为圣地、为基督徒社区和有需要的人献身服务。对于圣地守护人巴通神父(P. Francesco Patton)而言,这段历史自1217年开始,一直秉承着对话的标志,循着圣方济各灵感的萌生,投身入“没有争执和纷扰”的宣道生活。

创始于1209年的小兄弟会,早在1217年便开始了蒙召福传之道。这一年修会召开的总会议上,把全修会分成若干省,其中之一为“海外省”,之后改名为“圣地省”。圣方济各在十字军东征的微妙背景下前去会见埃及苏丹马利克·卡米勒(Malik al-Kamil),说服苏丹允许自己、修会的弟兄们和其他朝圣者前往圣地朝圣。圣人终于在1219年至1220年期间朝拜了圣地。

圣地守护人近日接受了亚洲新闻的采访。他回顾了10月16日-18日在耶路撒冷举行的庆祝活动,圣座东方教会部(Congregazione delle Chiese Orientali)部长桑德里枢机(card. Leonardo Sandri)和方济各小兄弟会总会长佩里神父(Michael Perry)出席了庆典。教宗方济各也特地发来了一封贺函,他鼓励圣方济会的修士们“坚持欣喜地扶助我们的弟兄姐妹,尤其是最贫困和弱小者;教育青年,他们在至今缺乏和平的环境中时常面临失去希望的危险;接纳年长者和照顾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实践慈悲善工。”

对巴通神父来说,圣方济会修士们的责任是“传承五旬节标志的兄弟情谊的存在,一个国际性的兄弟会”。这是一个必要的全球性定义,因为它有助于“克服想要在文化和民族身份中封闭起来的诱惑”。

圣地守护人的职责是保护神圣的遗址、大约七十多个圣堂、以及通过设在圣地的堂区支持当地的基督徒社区。然后当然还有社会工作,扶助有困难的人。桑德里枢机和教宗方济各都特意感谢了圣方济会的修士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叙利亚。 在10月17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桑德里枢机回顾了那些“经历过真正的以血殉教的人们”,比如弗朗索瓦·穆拉德神父(Francois Mourad)弗朗斯·范德卢格特神父(Frans van der Lugt)以及那些“以每日的日常奉献作见证”的人们。

圣地守护人的另一项基本活动是办学,不仅是“因为它们是教育青年的地方,而且也是基督徒和穆斯林共生共存的地方”。

“(方济会)存在的源头是一粒种子,数个世纪以来不断发展,从中开花结果。我们遵循圣人方济各的教诲:服务于人并‘避免争执和纷扰’。方济会在圣地的存在是以爱的存在而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起来,因为这里是基督化身成人的地方,这时时提醒着我们,基督教不是以神话为基础,而是以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事件为基础。这爱也是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些曾经、正在和将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

“在今后数年,我们将继续为圣堂、为当地社区和受苦的人们奉献服务”,巴通神父接着说,“我们的果实仍然是这些,尽管时易境迁,需要接纳和支持的人们也在改变”。

对圣地守护人来说,与基督教其他支派的对话和协作是不可或缺的,自从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殿修缮以来,个教派之间“关系非常良好”。此外,借助于基督教领袖大会,“在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尽量达成统一的立场,相互支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在我们的庆祝活动上,其他教派的代表也前来出席。”

同样重要的还有与“多数派”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对话,他们的人数远远高于基督教徒,在圣地的基督徒数量还不到总人口的2%。“对话通过专门的机构持续,也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和各种场合进行。今年我们有机会与穆斯林和犹太人一道讨论生态主题,也在维护受造界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日常生活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能性:[方济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穆斯林,这些孩子们要和我们一起完成十二年的学业,这样就促进了自孩提而始的对话。”

巴通神父最后总结说:“我们将继续今年的庆祝活动,但不是作为自鸣得意的胜利庆祝,而是作为一种方式,从我们的记忆中重拾曾经的动因和激励,伴随我们今天仍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和奉献。两年后,我们还将纪念圣方济各抵达圣地800周年,他与苏丹的会面是相互尊重的宗教间对话的象征和典范。这些庆祝活动将继续激励所有人为了天主大爱而献身服务,并且耕耘越来越多的对话途径,因为对话永不嫌多。”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