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2020, 19.00
梵蒂冈
發送給朋友

教宗:为和平而进行的会面,缺乏爱是我们恶的根本原因

主题为“没有人能单独被救赎-兄弟情谊与和平”的国际会议,以不同宗教信仰的祈祷拉开帷幕。教宗方济各:“凡事只考虑到自己是万恶之源。”教宗方济各指出,“这种致命的诱惑会威胁到每个人,我们基督徒亦不例外:是一种只考虑到保护自己或团体,只考虑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利益,并漠视其余一切的诱惑。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人性本能,但却是一种不好的本能。”

罗马(亚洲新闻)- 在不同的地方为世界各个宗教祈祷,团结一致一同呼吁和平。今天,主题为“没有人能单独被救赎-兄弟情谊与和平”的国际会议,就这样在“和平之都”罗马拉开帷幕。基督徒们在天坛圣母堂,犹太人在大犹太会堂,穆斯林在卡比托利欧广场的红色大厅,佛教徒在前圣妇丽达教堂,而
基督徒在阿拉科利的圣玛丽亚大教堂,犹太人在主圣殿,国会大厦的红色,而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则在方济会修道院。

教宗方济各、普世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和德国福音派教会委员会主席贝德福德─施特罗姆(Heinrich Bedford-Strohm)与基督徒一同参加会议。全体人员均佩戴口罩。

教宗方济各在此次普世祈祷中指出,缺乏爱是“我们个人、社会、国际和环境恶的根本原因。凡事只考虑到自己是万恶之源。”基督受难中的一段经文启发了教宗的反思,其中,人们让耶稣救自己。教宗解释说,“这种致命的诱惑会威胁到每个人,我们基督徒亦不例外:是一种只考虑到保护自己或团体,只考虑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利益,并漠视其余一切的诱惑。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人性本能,但却是一种不好的本能,这也是被钉十字架的天主所面临的最后挑战。救你自己。”

然后,“司祭长和长老走了出来。他们就是要处死耶稣的人,因为耶稣对他们构成了危险。但为了救自己,我们都非常善于将他们钉在十字架上。然而,耶稣却任由自己被钉,以教导我们不要将恶转嫁给别人。那些宗教领袖正是因为别人而处决耶稣基督:“他救了别人,却救不了自己!” (第31节)。他们认识耶稣,他们记得耶稣施行的治愈和解放,并因此做恶意的联想:他们暗示救赎,帮助他人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为别人做了很多事的祂正在丧失自己的性命!这个指控是多么可笑,并为其穿上宗教的外衣,两次使用动词“救赎”。但是,救自己的“福音”不是救赎的福音。这是最错误的伪福音,是将他人钉在十字架上。真正的福音意味着背负他人的十字架。”

耶稣在十字架上张开的双臂象征着转折,因为天主没有指责任何人,而是拥抱了所有人。因为只有爱才能消除仇恨,所以只有爱才能战胜不公正。只有爱能为对方让位。只有爱走向充分共融的方式。请大家祈求被钉十字架的天主赐予我们更加如兄弟般合一的恩典。当我们忍不住要遵循世俗的逻辑时,请谨记耶稣的话语:《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和福音的原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救得性命》(马8,35)。在人们眼中的损失其实是我们的救赎。请向上主学习,祂通过使自己空虚来拯救我们(参见斐2,7),取了他人的形体:从天主到人,从圣神到肉体,从君王到奴仆。他还呼吁我们“成为他人”,走向他人。我们越是依托主耶稣,我们就越开放和“普世”,因为我们将我们会对其他人负责。他人就是自救的方式:每一个他人、每个人,无论他的过去和信仰。从穷人开始,他们与耶稣最相似。”

贝德福德─施特罗姆的讲话主要集中在基督徒对合一的渴望之上。他说:“祈祷和行使正义是成为世界的盐和光三步骤中的前两步。第三步是要像教会一样合而为一。“基督被分裂了吗?”格林多前书第一章中,保禄在面对分裂的教会是这样问到。我们都知道答案。基督是唯一的!我们怎么可以满足于内部的分裂?对教会合一的渴求不是教会中某个团体特有的情感。它是每个教会DNA的一部分。我个人再补充一句:在我的一生中,得以在上主的餐桌经历这种合一是我的个人梦想。和平与正义将彼此拥抱。大流行不能阻止此举。是的,我们的光将在黑暗中照耀,我们的黑暗将像正午,我们将像一个被灌溉过的花园,犹如永不干涸的泉眼。我们将被治愈。”

在最后的祈祷中,与会人员回顾了世界各地那些正遭受战争和暴力袭击的地方,在场的每一位宗教领袖为每一个提到的国家点燃了一支蜡烛。(FP)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国际社会立即干预圣地局势
24/11/2004
孔德鲁谢维奇总主教:世界需要智者和圣人,而不是革命者
10/03/2021 14:18
教宗:不要让缅甸小受害者的呼声被淹没
25/09/2022 15:14
教宗:在圣诞马槽前找回对天主亲近的惊喜之情
20/12/2023 15:37
教宗:圣神降临,一个已和解并准备开始传家使命的团体。为亚马逊及卫生工作者祈祷
31/05/2020 15:12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