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为大陆内政的风向标
作者 Bernardo Cervellera

国家安全法立法后,不少港民感到彷徨,而大陆社交网络上则欢声一片。中美「战争」,让民众权利问题暂时搁置。根据法律,香港对中国的促进作用受到阻碍。习近平停止了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愿望。对「中国模式」的质疑:公民自由受限,贸易自由能保障吗?


罗马(亚洲新闻)- 昨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通过香港国家安全法,其不同程度的影响正在油然而生。

香港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远离安全法,因为这让人们产生莫名的担忧,让他们的心已被悲伤笼罩。一位民主党议员说,自此,香港或将「缺乏空气」,因为中国大陆试图「限制 」当地人的自由。

相反,北京及中国大陆各个地方则欢声一片。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弥漫着胜利的欢呼声,人们认为这一年来以民主之名(「一个去中国化的价值观」)破坏公物,进行「恐怖行为」并扰乱公共秩序的青年正在屈服。根据官方说法,数百万人和平游行,向政府寻求呼吁的现象并未发生。反而,是无数暴徒投掷石块、燃烧瓶、砸门拆招牌:他们正是新法律所指的「恐怖分子」。

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一样,现在也是举国欢腾。欢庆香港回归的原因非常简单:西方大炮压境,中国曾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而此刻,这份条约所带来的耻辱终得以洗刷。然而,这项法律却主要针对香港当地及其他生活在自由社会中的中国居民。

此外,关于香港的另一大讯息是,所有示威活动,包括那些200万人的示威活动,都是由美国暗地里的「黑手」组织。因此,扼制港人自由的法律被视为中国打赢「西方强国」—— 美国的胜利。在立法后的几小时,《人民日报》与《环球时报》均带着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写到,「无论美国如何试图通过香港这张牌对中国施加压力都没关系;如果华盛顿认为可以改变中国政府坚定的集体意愿,那便太幼稚」。

《环球时报》在昨天上午发表的一篇社评中将北京的军事力量悉数列出(洲际导弹、核弹、人造卫星等),这似乎是在骄傲地向另一超级大国发起挑战。

但有一个问题:不论是民族主义的热情还是对「境外势力」的指责都不能为香港问题予以辩护,这是一个首先应涉及当地民众的问题。曾经的英国人就从不聆听或很少聆听过港人的意愿,现在的人们担心北京也步其后尘,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或干预香港的社会结构。当然,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列举来自英国、西方,以及中国的帮助,但香港的生活是香港人通过勤奋、创新、坚韧,以及想象力所创造的结果。然而,选择对香港的声音不闻不问,不仅有可能破坏其创造力,还有可能对其扼杀。

现在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香港能够在北京的全权领导下,在安全部门、军队及警察的管控下,继续生活并维持经济繁荣吗?

尽管已没有以往的实力,但香港仍是与中国进行金融和贸易往来的重要媒介。大陆至少60%的境外投资从大陆转移到特别行政区。如果香港变成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时,会发生什么呢?从李克强总理昨天宣布新法令时发表的讲话来看,他似乎也对此表示担忧。他继续强调,新立法的通过并不会对商业产生任何影响,反之,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稳定与繁荣」;将继续坚持「高度自治」、「一国两制」原则。

降低公民自由也能实现贸易自由吗?看到中国的成功后,许多人都会说「是」:以社会管控权和集权经济为基础的「中国模式」成就了中国当前的经济繁荣。但中国社会也确实希望能有足够的公民自由对应(相对的)经济资源。尽管习近平在竭尽全力遏制,但社会对党内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呼声却日益上涨。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要使香港「缺乏空气」的原因:这样一来,香港的呼吸之声就不会给大陆的公民社会勇气。

现在的关键在于,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经济信托机构面临着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造成的危机。因此,他们梦想着像中国这样的威权主义模式能够拯救自己的权力和商业。但他们只是将关键问题无限推迟:降低公民自由也能实现贸易自由吗?如果缺少人格和家庭尊严呢?没有创造、言论、发明,以及祈祷的自由?我们相信不会。